(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所營業務之主要內容
本公司所營業務如下
- 各種精密工具鋼模等之製造及買賣。
- 各種特殊鋼金屬之熱處理之代辦。
- 各種精密機械工作母機自動機械之設計製造及買賣。
- 各種電機機械器具沖床加工品之製造及買賣。
- 起重機械之製造及買賣。
營業比重
公司目前之商品
- 平面磨床
- 數值控制磨床
- 龍門式磨床
- 圓周磨床
- 圓盤磨床
- 各式研磨專用機
- 立式切削中心機
- 龍門式切削中心機
112 年度計劃開發之新商品
- KGS-63CNC3 開發
- KGP-25130 開發
產業概況
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2022 年產業概況
根據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資料,2022 年 12 月台灣整體總出口357.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49.3 億美元,減少 12.1%;以新台幣計價約 10,958 億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3.0%。累計 1~12 月總出口值為 4,795.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31.5 億美元,成長 7.4%;以新台幣計價 142,2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3.8%。12 月機械出口 27.30 億美元,較上年 12月出口 29.90 億美元,減少 8.7%。以新台幣計算 836.92 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 0.8%。1~12 月機械出口值為 348.1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5.1%。以新台幣計價約 10,323.6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1.2%。1~12 月機械出口值前 3 大:電子設備 (50.84 億美元/占比 14.6%/較上年同期成長5.2%)、檢量測設備(49.19 億美元/占比 14.1%/較上年同期成長 9.3%)、工具機(30.23 億美元/占比 8.7%/較上年同期成長 8.6%)。1~12 月機械出口國前 3 大:中國大陸(90.00 億美元/占比 25.9%)、美國(89.04 億美元/占比25.6%)、日本(21.28 億美元/占比 6.1%)。
在進口表現上,12 月台灣整體總進口 309.6 億美元,較上年 12 月總進口減少 39.7 億美元,減少 11.4%;以新台幣計價約 9,491 億元,較上年減少 2.2%。累計 1~12 月總進口值為 4,276.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進口增加 456.4 億美元,成長 11.9%;以新台幣計價約 126,895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8.6%。12 月機械進口值為 56.7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 53.15億美元,成長 6.7%。新台幣計價約 1,739.04 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 17.8%。1~12 月機械進口值為 612.8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 564.08 億美元,增加8.6%。新台幣計價約 18,255.02 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 15.6%。 1~12 月機械進口值前 3 大:電子設備(296.93 億美元/占比 48.4%/較上年同期成長 16.9%)、檢量測設備(114.53 億美元/占比 18.7%較上年同期成長 2.9%)、 渦輪機(28.03 億美元/占比 4.6%/較上年同期成長 7.4%)。 1~12 月機械進口國前 3 大:日本(136.46 億美元/占比 22.3%)、美國(123.96 億美元/占比20.2%)、荷蘭(87.45 億美元/占比 14.3%)。
2023 年產業展望
2022 年我國工具機業表現先熱後冷,隨著各國經濟的重啟,民間需求熱絡,製造業生產與投資活動增溫,延續 2021 年的市況,我國工具機產業 2022 上半年表現不俗。然而下半年在前述國際 4 不趨勢影響下,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產生的全球通膨、美國 4 度調升利率,對投資與製造業活動產生不利影響;另方面,日本工具機與我國具高度競爭 關係,日圓持續貶值造成工具機產品價差縮小,也對我國工具機出口造成相當壓力。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1 年產值大幅回升 23.9%、2022 上半年每季亦有 7.1~8.5%的 年成長水準;到了下半年,國際不確定因素 逐漸造成影響,加上與日本的競爭激烈,工具機產值每季成長幅度收斂,初估2022 年我國工具機產值成長 4.0%,較年初預測減少約 11%,規模來到1,361 億元水準。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 生產所需之原物料包括數值控制器、滾珠螺桿、鑄件、五金零件等零組件,經過組裝即為工具機,是製造機械之機器,也是各種基礎加工與精密加工不可或缺之機器設備,工具機產業在機械工業中居關鍵性地位,尤其與國防工業、汽車工業、航太工業等有密切之關係。
- 機械業之加工程度較高,所需零組件數量眾多,台灣工具機業已發展出關鍵零組件向外採購,一般零件由協力廠商供貨、加工,中心廠負責組裝、檢測等工作之中衛體系,以專業分工方式整合機器之製造。
產品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導入 5G 發展技術
隨著 5G 正式進入商轉,也被視為工具機產業下一世代的發展趨勢。5G 具有高速、低遲延、可同時連接眾多終端裝置的三大應用特性,除了工廠不再需要複雜的線纜進行數據傳輸,紓解了工具機線路老化以及遷移不方便問題之外,面對萬物聯網時代,也可透過 5G 解決工廠內的聯網設備上,大量資料傳輸與降低傳輸延遲。
具有指標性的日本工具機廠商,近年也加強對於 5G 的投資布局。根據日經報導指出,像是日本德馬吉森精機(DMG Mori)在開發距離日本較遠的新興市場策略之一,即是利用物聯網技術,預測設備故障時機才到現場維修,並以自動化物流技術讓零件 24 小時內出貨,最後以 5G 無線通訊技術控制設備,使軟體得以在雲端自動完成升級。
此外,透過 AR 的搭配,也可讓使用者透過行動裝置以 3D 模擬圖拆解零組件構造,除了顯示刀頭的基本資料如溫度、振動等資訊外,未來在零件維修時還能提供 SOP,將維修流程標準化。AR 除了需要從雲端傳輸大量體驗資料,還需要結合虛擬與現實空間的運算,而利用 5G 的特性,則可以讓體驗內容更為流暢豐富。
大量生產附加價值高之設備
工具機產業已日趨成熟,故各公司未來的發展成長,端視其經營策略及技術能力提昇而定;輕、薄、短、小則是未來產品發展趨勢,而兼具輕巧、薄小的鎂合金及鋁合金產品,已漸受市場所重視,現今市面上各種產品採用鋁合金、鎂合金者愈來愈多,特別是通訊、資訊、電子等產品為求其輕薄短小、耐衝擊,及耐電磁干擾等特性,均已大量採用各類輕合金材質,如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等,此均使工具機必須重視輕合金材料加工。
傳統上超硬材質加工唯一方式是採用研磨,或放電加工等非傳統加工方式來進行加工,但在主軸高速化及超硬材質刀具陸續問世後,目前對超硬材質已可直接進行精切削,且有愈來愈多的工件在熱處理完成達成超硬化表面後,仍可採用超高速之工具機作精密超薄尺寸之精切削加工,取代傳統研磨或拋光之方式。
技術及研發概況
集團最近二年度投入之研發費用
本集團最近五年度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本公司從事工具機專業製造已逾 55 年。在國內、外業界建立良好的口碑,而「KENT」之品牌已深植使用者之心中,行銷區域涵蓋國內外。銷售國家以美國、日本、義大利、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泰國等國為主。近年中國、印度、越南以及巴西等新興經濟發展國家逐漸成為銷售重點區域。
本公司於民國 82 年通過商檢局 ISO-9001/CNS12682 認證,85 年取得德國DQS、DIN EN ISO-9001 認證,86 年取得美國 UL ISO-9001 認證,且多次獲頒「台灣精品標誌」。本公司為設定公司未來發展之方向及目標,擬定之短、長期發展計劃如下:
短期發展計劃
行銷策略
- 繼續運用本公司於美國及日本設立之單位及大陸杭州成立之榮德機械廠就近服務客戶,藉以提升售後服務品質,滿足客戶之需求並將有效之資訊立即回饋到總公司,改善產品缺失。
- 對歐洲、印度和中東地區透過當地知名工具機經銷商進行品牌行銷,增加公司產品的知名度。
- 參與各種知名國際大型工具機展覽會,以提高公司產品曝光率,增取更多訂單,增加公司產品知名度。
生產政策
- 繼續強化品質管理工作,強化本公司現有之ISO品質保證系統。
- 加強改善生產流程,強化製程技術,以提高現有生產線之產能及生產效率。
- 產品零組件之模組化、共用化,有效進行存貨之管理及成本的降低。
產品發展
- 加速新產品設計,如開發大型 CNC 龍門加工中心、龍門磨床、圓盤磨床、圓周磨床等,使產品線更為周全。
- 與德國、瑞士、日本等技術先進國家大廠合作,開發全新機種,搶得領先地位。
營運規模
- 培訓研發、管理及業務人才,強化人力資源,提升員工作業效率。
- 持續拓展海外行銷據點,建立全球行銷網路。
財務規劃
- 與金融機構建立良好之關係,掌握金融市場脈動,提高財務運用績效。
- 有效規劃現金流量,以避免遭遇財務上風險。
長期發展計劃
行銷策略
- 對主要銷售區域協助及補助代理商參展和加強品牌廣告,讓客戶深植品牌印象。
- 持續以「KENT」品牌行銷全世界,使本公司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之精密工具機製造廠。
生產政策
- 機械設備及技術之更新,促進生產設備及流程自動化以提昇生產效能。
- 品保體系之革新與落實,提昇產品品質及交期穩定性。
產品發展
- 運用產學或產官學之合作,力求開發與世界潮流同步的產品。
- 發展
- CNC 及液靜壓的先進機種,進入世界一流廠商之行列。
營運規模
- 秉持永續經營理念,吸收優良人才,強化公司體質。
- 厚植研發能力,整合上、下游產品多角化經營,擴大營運規模。
財務規劃
- 加強財務規劃,以降低借款金額、減少利息支出及提昇市場競爭力。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產品銷售地區
市場佔有率分析
市場未來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市場未來景氣供需動向
出口
工具機產品別出口情形:
依據財政部關稅總局資料處理處提供之 我國各關區之的出口報單資料,由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統計, 2022 年 1-12 月台灣工具機出口總額為 30.23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 8.6%。其中金屬切削工具 機出口微幅成長 10.4%,金額 25.43 億美元,金屬成型工具機出口微幅成長 0.2%,金額 4.8 億美元。
2022 年 1-12 月金屬切削工具機主要出口機種依序為綜合加工機,出口金額近 10.4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0.9%;車床排名 位居第二,出口金額近 6.8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6%。金屬成型工具機出口部份,鍛壓、沖壓成型工具機出口金額近 3.76 億美元,相較去年同期則是微幅下滑 0.5%。有關 2022 年 1~12 月出口統計分析表如下
工具機出口國家別情形:
進口
工具機產品別進口情形
工具機進口來源別情形
未來發展趨勢及成長性
展望 2023 年,由於全球仍面對不同的黑天鵝與灰犀牛,整體經濟以保守看待,IMF 等國際預測機構多認為主要國家經濟展望較 2022 年降低約 0.5~0.8%,而通貨膨脹導致貨幣政策的緊縮以及利率的調升,對投資與設備採購均有不利影響,初步研判須待 2023 下半年經濟趨於穩定後、物價膨脹獲得緩解、終端需求回升,我國工具機產業市況亦可望迎來春燕。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綜整正負向因素,預估 2023 年臺灣工具機市場產值為新台幣 1,341 億元,與 2022 年大致持平,其中新南向市場(印度、泰國、越南、印度)成長較看好。另根據景氣規則研判,2023 年第二季我國工具機業產值年增率可望落底,第三季以後緩步上升。
競爭利基
多年來,本公司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於研究發展新的產品與製程。因應景氣波動適時調整產品組合,滿足市場需求。無時無刻將顧客的需求融入產品設計、強化服務水準以及生產技術,積極培育服務和銷售能力之專長人員,提昇國際競爭力,另外建構完善管理體制也是公司邁入未來經營發展的重要關鍵,期能帶動國內精密工業邁向新的里程,以掌握住整個機械工業的生存命脈。
發展遠景之有利、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發展遠景之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研發設計人才不足
因應措施:
本公司目前以 CNC 龍門磨床作為主要代工項目,未來規劃以策略聯盟或 OEM 代工方式引進新的技術與製程,以達截長補短之效;此外,本公司積極透過多元化管道招募人才,如與臺灣科技大學簽署建教契約,定期將優秀學生送至廠內學習及與員工交流,提升學生畢業後投入意願及縮短學習時間,而學校教授亦同時不定期教授相關產業新知,促公司開發新的技術與製程。
產業集中化
因應措施:
本公司目前朝以整合生產主軸及加工機項目之上下游公司,共同營造具競爭力之成本架構,提高獲利空間,並整合銷售客戶並積極開發淺在客戶,提升市場知名度及競爭力。
世界各區域實施產品品質保證、安全制度以及自由貿易協定,形成貿易及技術障礙
因應措施:
本公司致力取得各種認證,目前已獲得歐體機械安全標準(CE認證)、德國 DQS、ISO 及美國 UL ISO-9002 認證,並獲得多項專利及「台灣精品標誌」。在銷貨額達一定金額之上,考慮與當地代理商共同設立工廠,從本公司直接進口整套零組件組裝銷售,避免整機進口須負擔較高的稅負,亦可減少運費、關稅等成本,另可直接與當地市場連結,藉由觀察市場需求設計客製化產品,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及銷售。
中國及新興國家的興起
因應措施:
與代理商或經銷商的合作,在中國、印度、越南設廠以降低生產成本。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 平面磨床
用來研磨各種沖壓模、塑膠模、刀具、機械元件等各種金屬之研磨加工。 - 數值控制磨床
以一般傳統磨床搭配 CNC 電腦作為控制,可取代高度依賴人力或作重覆性之工作。由於利用電腦控制來取代人工,因此,其工件不僅成功率高,而且精度更準,品質更穩定。尤其特別適用於高精度及量產化之各種金屬元件加工。 - 龍門型磨床
專門針對國內工具機界之需求特別開發出這種屬於國內第一台精度最高,可加工物最高至 1.4M 之門型龍門磨床。可用來加工研磨各種工具機之機身。由於本機種之開發成功,將可減少國內業界向國外進口大型磨床,而轉移購買本機種來替代。 - CNC 綜合加工機
因應航太元件、汽、機車零件以及各機具零件,為確保加工品質所研發之綜合加工機。 - 專用機
依客戶所需求之加工效率及精度和不同尺寸之工件特別設計之各種專用機,如 C 型專用機、深切緩進專用機、太陽能晶柱加工機及衛浴廁材研磨加工機等,一般市上無生產販賣,需經由有經驗、有技術之工具機製造廠才能設計製造出來之各種專用機均可委託本公司產製。 - 大型立車、臥式搪床
用於風力發電設備之零件組件、汽車、船舶齒輪箱、軸承之加工。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本公司承製各項精密機械之主要原料為鑄件、軸承、電器零件、控制器等 80%由國內供應商供應,20%從國外進口。本公司成立已屆 55 年,與上游材料供應商長期合作往來情況良好,且隨時注意原料供需狀況,故截至目前為止,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良好,尚無貨源中斷之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