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概況
(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公司所營業務之主要內容
本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太陽能電池及模組等之買賣與製造。
公司所營業務主要內容之營業比重(111年度)
公司目前主要銷售之商品(服務)項目
本公司目前擁有兩大主力產品,分別為高效能太陽能 PERC 電池及高效能太陽能模組。
(A)高效能太陽能 PERC 電池
- V-Cell 系列產品
(B)高效能太陽能模組
計畫開發之新商品(服務)
高效太陽能模組產品
為因應將逐步成長的國內市場,元晶於 2018 年 4 月 30 日在屏東完成建置台灣最大之太陽能模組廠,年產能 500~600MW,並於2021年進行更大尺寸之模組產線的佈建,於2022年第二季進行量產,其工廠及產能規模為世界級太陽能模組製造商。
異質接面(HJT)太陽能電池系列產品
當傳統 P-type 矽晶圓產品面臨技術上的瓶頸後,需開發下一世代新材料 Ntype 矽晶圓, 目前國外已有量產產品上市,但目前國內尚無量產產品與技術,本公司秉持著前瞻技術開發的原則,先期研究此技術的可行性與量產性,未來將投資新設備導入量產。
交指背接觸電極太陽能電池(IBC)產品
與 HJT Cell 同樣的作為下一世代矽晶太陽能電池之前瞻製程技術,材料同為N-type 矽晶圓,但製程步驟相對來說複雜許多,目前國外已有量產產品上市,但目前國內尚無量產產品與技術,本公司秉持著前瞻技術開發的原則,先期研究此技術的可行性與量產性,未來將投資新設備導入量產。
產業概況
2022年太陽能光電國際市場總回顧
2022年全球光電市場再創新高,主因來自COVID-19疫情控制得宜,以及烏俄戰爭導致全球對於分散型自發電的需求激增,促使整體光電市場成長再向前邁進一大步。根據研調機構PVInfoLink及本公司行銷單位預估,2022年總安裝量約266GW,較2021年的170GW大幅成長56.47%。除了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Compact)所提出的ESG 「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概念之外,烏俄戰爭讓歐洲各國重新省思自身能源獨立性與風險,歐盟的「碳邊境稅」也開始發酵。
下圖為全球各年度總安裝量:
2022年產業大事件主要重點如下
1. 太陽光電上游晶片價格高漲
晶片高漲主要來自以下兩個重要因素:
A.中國疫情清零政策
國際能源組織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擁有全球79%的多晶矽產能,在疫情肆虐之下,中國疫情清零政策嚴重影響了上游的產出。中國爆發新冠疫情近三年後仍維持「動態清零」政策,不僅許多倚賴中國銷售的跨國企業持續受到影響,太陽能上游多晶矽晶片價格也屢創新高,自2020年初的39.1美分漲到2022年12月的近90美分,漲幅超過1倍以上。
B.上游多晶矽以及晶片製造的寡占市場
多晶矽是太陽能產業鏈的核心基礎原料。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受市場需求旺盛以及上游寡占所造成的價格哄抬等影響,多晶矽價格從每噸低於人民幣6萬元大幅上漲,截至目前每噸已超過人民幣30萬元,漲幅高達5倍之多,導致產業鏈製造成本居高不下,使晶片及電池價格雙雙較2022年初分別上漲了23.4%及21.3%之多。
2. 全球通膨疑慮,利率調幅超出預期
3. 烏俄戰爭促使全球光電需求激增
4. 台灣案場裝置量雖有成長,進度仍落後
2023年光電市場展望
研調機構PVInfoLink預估,2023年整體成長將有機會突破300GW以上,相較2022年的266GW有22.5%以上的高成長。國際綠能市場除了各國政策面的支持外,企業對於綠能發電(以太陽光電及風能為主)的採購也更加積極。下圖為PVInfoLink的全球光電安裝量預估:
以下為持續推升2023年全球光電裝置量的主因分析:
- 能源危機意識抬頭
- 國際加速推動碳邊境稅以及RE100的影響力
- 2030年全球儲能設備總產值 將達2,620億美元
綜合上述,通膨雖導致物價有所飆升,但對比其他傳統能源的附屬及無形成本,加上上游多晶矽料廠正加速擴廠,太陽光電加上儲能(光儲)將更有成本與環保上的競爭優勢。在OECD等先進國家所推動的「碳邊境稅」即將實施,各國在減碳的目標壓力下,與其繳交碳稅給他國,世界強權主要國家每年對綠能需求將不會間斷。在保護地球永續發展的意識抬頭下,2023年全球太陽光電市場仍將持續快速成長。
整體來說,太陽能發電在2022年只佔全球總電量的4.11%,產業仍在萌芽的成長階段。
台灣市場未來展望
技術及研發概況:
元晶太陽能科技所設定之技術發展藍圖,乃依照先進製程技術的開發而擬定,因此有許多技術門檻需要跨越,同時必須持續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以維持競爭優勢。
(A)核心技術創新:所有核心技術成功開發並導入量產,擴大與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
(B) 前瞻技術開發:提前開發下一世代創新前瞻技術,同時與學界進行產學合作計畫,以期能開發新一代製程技術,並提升自有研發能力與先進技術之專利。
(C) 既有技術改善:隨時依據最新研發成果調整既有製程技術的改善,包含效率的提升、良率的改善、成本的降低、新式電極圖案的設計等等,確保技術維持領先。
(D) 關鍵技術開發:開發本公司獨有之設備或製程技術,成果包含與國內設備商共同開發之『電性檢測與分類技術與設備』,為國內太陽能業界獨特且首創的先進製程設備,可消除關鍵技術掌握於國外設備商的疑慮,更可帶動國內產業技術升級。
本公司之研發策略是以技術自主性為主,結合國內外研究單位或上游設備商,共同進行高效率、低成本太陽能電池及模組之研究開發,並且對於任何可能發展之前瞻技術皆有所規劃評估,下圖為本公司主要技術之說明與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技及模組技術發展與效率提升藍圖規劃:
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投入之研發費用
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本公司於 111 年,完成全台唯一大尺寸M10電池及模組的認證,並積極提升擴散製程技術,預期未來將會進一步提升太陽能光電轉換效率及太陽能模組輸出功率,將能夠提供客戶更多高效且高品質的產品選擇。
未來研發計畫
本公司未來研發之方向與計畫如下:
(1)深化合作夥伴關係:提供穩定且高品質之矽晶片、膠料、背板、EVA 等電池及模組之供應來源,以確保本公司研發產品之技術領先。
(2)建立國內本土設備商自製能力:降低生產成本與確保自有技術,提升整體產業動能。
(3)研發人才培養:與國內各大學太陽能領域學者進行合作,除可開發創新製程技術以外,更可培養出許多太陽能領域的高科技人才,並期望能進入本公司繼續貢獻所學,創造出產學合作的優良模式。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商品之銷售地區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太陽能電池可將光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不需使用燃料,沒有廢棄物與污染問題,而電池本身並無轉動組件,運作時亦不會產生噪音,在正常使用下產品壽命可長達 25 年以上,電池外徑尺寸更可視需要隨意變化,小至消費性電子產品如手錶、小型計算機、電池充電器、太陽能電動車及住宅供電等,大至獨立發電廠等,應用面十分廣泛。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太陽能電池之製造流程類似 IC 製程,但無需於等級 100 之無塵室中進行製造。先將太陽能晶片經清洗蝕刻、擴散形成 PN 接面、鍍抗反射膜(減少太陽光的反射程度)、網印、燒結等程序,然後完成金屬接觸,再經電流電壓(I-V)測試即完成一個太陽能電池。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 視狀況平衡安全庫存水位與庫存成本,穩定原料供應,在安全庫存水位與庫存成本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 與台灣及大陸兩地主流膠料及模組輔材廠商合作,積極導入其它具競爭性廠商;持續遴選測試效率最佳化、耐候性符合規範要求之材料,並透過公開招標方式,取得最具競爭之價格。確保膠料及模組輔材穩定供貨且是最優之價格。
最近二年度任一年度中曾占進(銷)貨總額百分之十以上之客戶名稱及其進(銷)貨金額與比例,並說明其增減變動原因
最近二年度主要供應商資料
進貨增減變動原因:主要係因應業務成長及採購規劃。
最近二年度主要銷貨客戶資料
銷貨增減變動原因:主要係因應市場需求及業務規劃。
最近二年度產銷量值
增減變動原因說明:因應業務成長及業務規劃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
增減變動原因說明:因應市場需求及業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