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所營業務主要內容
- 建築工程:政府公共工程、政府指標建築工程、政府社會住宅、高科技及民間廠房、企業總部辦公大樓、集合住宅大樓等工程。
- 土木工程:政府交通建設,道路、橋樑、車站等工程。
- 其它工程:政府公共工程重劃區整地、園區基地開發、都市更新業務、基樁地工等工程。
營業比重
合併公司 111 年度營業收入比重如下所示:
目前之商品(服務)項目及計畫開發之新商品(服務)
合併公司承攬之工程項目用途如下,未來除持續爭取住宅大樓、企業廠房及商辦大樓等案件,在公共工程方面,依其工程性質選擇最有利標、統包案等高技術及高附加價值之工程,積極參與投標。
- 住宅工程:民間建設開發,提供國民居住之需求。
- 土木工程:政府交通建設,提供人民交通便利。
- 其它工程:政府公共工程、企業廠房及辦公大樓等建築工程。
產業概況
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營建業轉型上增加數位應用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其中包含建築數據中心、建築資訊建模(BIM)、智慧管理雲平台、智慧營造以及智慧建材等五大技術面向,並透過資訊管理使規劃設計、施工、使用到維護管理,讓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得到全面升級。
在美中貿易戰及 COVID-19 影響下,108 年起就有大量台商陸續返台投資,政府亦自 108 年 7 月實施推動「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提供水電、融資、用地及稅務等優惠措施使中小企業快速安心投資等,目前已 1,310 家廠商通過審核,投資總金額超過 1.9 兆元,也因為大量需求造成建廠及土地大量缺口,亦造成缺地、水、電、人才、勞工等五缺現象,經濟部目前透過釋放閒置土地,工業區立體化等方式提供建廠需求用地。對於缺水、電方面,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及「減煤、增氣、展綠、非核」等措施,確保水電使用都無疑慮。
對於人才計畫提出「攬才、留才、育才」及勞動部改善低薪環境、開發勞動力等補足台灣人力市場,提出修正營造業移工規定,包括已刪除計畫百億元門檻、個別契約門檻由 10 億元降為 1 億元,並增加納入住都中心之社會住宅工程;民間重大經建工程部分,亦比照刪除計畫百億元門檻,個別契約門檻由 10 億元調降為2 億元,並增加適用類型;目前民間投資興建公用事業、私立學校、社福機構、醫療機構、製造業重大投資廠房興建,及獎勵民間投資興建交通建設、觀光遊憩、運動設施、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等,均得申請外籍移工增加勞動力。依勞動部統計資料查詢,111 年 12 月底移工人數超過 72 萬,但從事營建工程業移工比率僅占約 2.15%,且營建工程職缺率達 3.84%高於整體職缺率 2.73%,顯示放寬及鬆綁聘雇移工門檻措施對於營建缺工緩解程度有限;長期應持續朝自動化及預鑄化落實推動,以單純化、標準化、自動化降低現場人力需求。
住宅工程
根據內政部建物買賣移轉資料的統計資料顯示,111 年 1-12 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減率-9.0%,其中台北市年增減率-7%,新北市年增減率-11.9%,桃園市年增減率-6.8%,台中市年增減率2.2%,台南市年增減率-13.7%,高雄市則為-17.3%。六都之中僅台中市在新案交屋的加持下,全年買賣移轉棟數仍有 2%的小幅增加,其他五都均呈現出年減的趨勢,其中又以南二都的減幅最為顯著。
公共工程
112 年度總預算編列公共建設計畫經費 1,725 億元,加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預算編列 832 億元(第四期) 、營業與非營業特種基金編列 3,415 億元,合計共 5,972 億元,較 111 年度相同基礎增加 1,457 億元,約增 32.3%。
商辦及廠房
111 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約 1,307 億元,較去年減少 13%;而土地交易狀況受到一年 4 度升息的影響,融資緊縮的壓力,在購地策略上顯得更加謹慎保守,總額僅 1,718 億元,相較過去 3 年每年土地交易約在 3000 億元左右,大跌逾 4 成,不只低於 5 年均量的 2526 億元,也不及 10 年均量的 1984 億元。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營造業係屬營建產業之一環,其產業上、中、下游關聯圖如下所示。
- 與上游產業關聯性:建築材料價格波動、專業承包商成本提高,勞力不足人力成本上升,機具成本因物價波動提高等均攸關營造業之營造成本,而上游各產業發展興衰又深受營造業景氣變化影響,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 與下游行業關聯性:依業務來源其下游為政府單位、公民營機關、民間建設公司等業主,主要藉由公開競標或比、議價方式取得業務,其中以政府機關公開招標之公共工程與民間建設公司委託興建為主要業務來源,故其行業景氣主要係政府推動公共工程政策及受建築業景氣影響。
產品的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營建業持續朝向大型化、設計精緻,以及高技術水準的趨勢下,大型營造廠在投標資格及條件將較具較高競爭力。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台灣地區 111 年度第 3 季營造業總資本額共計約新台幣 9,415 億元,較 110 年度增加約 300 億元;111 年度各廠商平均資本總額為 4,826 萬元。
技術及研發概況
概況
新技術與研發方式係由技研部、資訊處、各事業處自行研發,或與協力廠商共同引進。為提升公司競爭力,近年來除研究與精進施工技術外,建置了 ERP 系統,管理和整合公司的核心業務流程與資源,並引進營建管理系統,提升專案工地的工務管理效率。目前整體資訊化工程作業,持續以雲端化的服務模式,導入各部門及工地。
除了資訊化以外,本公司一直致力於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模型資訊系統)的發展,更擴展至 CIM(Civil Information Modeling 土木工程資訊系統)的推動。在 BIM 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提供資訊予 BIM 模型,或從 BIM 模型中擷取資訊來運用,各種軟硬體皆以 BIM 為載體,並以“數位孿生”為中心思想,提供了各種可能性及解決方案,比如 AR、VR、MR、空拍機(Drone)、影像處理、IoT……等,讓參與者可以藉此創造多元的可能性,並加以萃取轉化為執行方案,厚植企業的技術基礎。
近年的發展目標,將持續基於集團推動 ESG、溫室氣體減量、循環經濟的理念,以 BIM 資料庫及技術為基礎,進行跨部門合作,致力達到企業減碳減廢、節省資源的目的。
最近年度投入之研發計畫及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短期計畫
- 與國內優良建設業主合作,興建高品質精緻住宅,保持優良營造之企業形象。
- 積極參與政府之最有利標案及統包案件,擺脫低價競標模式,獲取最佳利潤。
- 全力爭取具有指標性的公共工程、建築工程以保持競爭優勢、道路橋樑工程以持續經營成長、軌道工程以擴展事業領域、潛盾及隧道工程以創造新興業績。
- 結合日系營造團隊,提升營建實力。
- 參與特殊指標工程競爭。
- 積極爭取都市更新工程。
- 積極參與綠能建設工程。
長期計畫
- 整合建築設計、機電規劃、原物料生產供應、工程顧問等相關業者,形成實力堅強的競標團隊。
- 與國外知名廠商技術合作,提昇技術能力,邁向國際化。
- 長期投入研發工作。
- 培養設計人才,結合國內知名設計團隊,提供顧客整體之服務。
- 積極爭取大型最有利標案、統包案等政策計劃,提昇營建工程之技術能力。
- 參與土地開發,創造公司業績成長。
- 成為國內前五大之營造廠。
- 跨足海外市場。
- 提升品牌知名度。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商品、服務之銷售及提供地區
- 合併公司目前以承攬台灣本島地區之住宅建設工程、土木橋樑工程、醫院廠房工程為主要業務。
- 未來計畫服務項目
市場占有率
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供給面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之統計,截至 111 年第 3 季,全國各級營造業家數合計 19,509 家,其中甲級營造業有 3,122 家。統計結果,全國各級營造業家數合計較 110 年增加 243 家,甲級綜合營造業家數則較 110 年增加 71 家。
需求面
依據 111 年政府整體公共建設預計投入 4,596 億元,政府持續強固關鍵基礎建設,維持經濟成長動能,需擴大內需,仍會持續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四期)施政,推動軌道、水環境、綠能、數位及城鄉發展等 8 大項具前瞻與策略性基礎建設計畫,加速公共建設投資、擴大基礎設施推動。
競爭利基
- 歷年來獲得政府單位等眾多獎項,於最有利標之公共工程評選過程中佔有競爭優勢。
- 財務結構健全、營運資金充沛、企業形象良好,對於業務承攬有極大助益。
- 取得 ISO 9001 認證,品質管理制度已臻健全,並於 108 年取得營造業第一張 ISO 45001 認證。
- 每年發行 CSR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依據 AA1000 標準進行第一類型中度保證等級之查證,為全國第一家通過第三方(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 BSI Taiwan)查證、符合GRI Standards 永續性報告準則的股票上市營造公司,且連續獲得 TCSA 永續獎。
- 107 年為台灣第一家通過 BIM 國際標準(PAS 1192-2:2013)查證,並於 108年獲得台灣第一家通過 BIM 建築資訊塑模國際標準查證 ISO 19650 之企業。
- 108 年為台灣第一家營造廠通過由英國國家標準協會 BSI 查證通過之循環經濟標準最高等級證書。
- 持續積累包括會展中心、大型商辦及市場大樓、運動中心、醫院、社會住宅等指標型之統包工程實績,能有效整合內外部專業團隊創造專案最大效益之優勢。
- 專業經理人經驗豐富,素質整齊並有完整顧問群(大地、結構、材料、生產力、法律顧問)相輔;另成員年輕化、專業化,111 年度之學歷分布為碩士以上 20.6%,大專以上 74.6%,平均年齡 39.07 歲,平均年資 5.03 年,擁有建築師、結構技師、土木技師、工地主任、品管、安衛等執照共計 614 人以上,增加產業競爭力。
發展遠景之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不利因素
- 鋼筋、預拌混凝土、砂石及金屬建材等建材價格易受國際原物料行情及運輸成本影響,獲利容易遭到壓縮。
- 氣候嚴峻造成工期難以掌握,增加契約履行困難度及勞工生命安全的風險。
- 人口老化所引致的人力資源嚴重缺乏,大宗建材供料及價格不穩定,成本、工期難以控制的風險,外加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砂石短缺更加擴大,價格更加難以掌控。
- 中美貿易戰與美國國家領導人的決策變動震盪對市場變動因素紛亂,影響業務策略及增加投標風險之不確定性因素。
因應對策
- 積極與建築師、顧問公司等上游產業保持良好互動以提前掌握工程規劃、發包資訊,深化與績優良之下游產業廠商合作,強化長期合作關係。
- 積極培育人才,提升最有利標案及統包標案的管理能力,擺脫低價競標模式,獲取最佳利潤。
- 建立優良協力廠商團隊,強化供應鏈關係與管理。掌握大宗物資波動趨勢,擬定風險管控對策;重大工程引進外勞,增加勞動人力資源。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用途
建築工程
因應國內建築發展朝向精緻化及交通便利性,配合業主及設計單位之需求與設計,整合各類型之專業承商與技工,並妥善規畫及籌備各式建築材料,透過時程、成本、品質之營建管理手段,按設計施工建造各類型之建築結構及裝修工程供給住宅與辦公大樓使用。
公共工程
配合政府重大建設及民間投資開發計畫,妥善規畫整體工程之執行,以公共利益為優先,透過營建管理手段,有效整合專業承商與其他技工,並籌備各類營建材料,以專業技術完成各類重大公共工程,帶動國內整體經濟發展,承攬如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新建工程、C212 標台南車站地下化工程、C611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C612 標嘉北高架車站、嘉義高架車站、北回線車站工程及台 61 線後龍觀海大橋西湖橋改建工程等。
建廠工程
因應科技發展趨勢,配合 5G、IOT、物聯網、雲端需求等之國內高科技建廠需求及台商回流趨勢,統合專業施工承商與材料供應商,於最有效率之工期內興建專業廠房,供應承商投入各類產業生產亦可振興國內經濟,承攬工程項目為台積電中科零廢中心、台積電南科十八廠 P7 Office、台積電南科十八廠 P8 CUB 廠房新建工程、台積電竹南廠 AP6B CUP、台積電竹南廠 AP6B FAB 假設及土方工程及台積電竹南廠 AP6B FAB 結構與裝修工程等案。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1) 合併公司所需主要原料計有鋼筋、水泥、預拌混凝土、磁磚、鋁窗、鋼構等,除合約規範由業主供應外,其餘均為自購,依所承攬之各項營建工程實際用料需求,分別於開工前與各供應商簽訂採購合約闡明工程需求並釐清相關責任,以便掌握貨源。
(2) 合併公司其中鋼筋、鋼鈑等重點材料採購時,均先與國內盤價比較,判斷時機大批採購,大宗物料發包以併案發包(統購)做為原物料波動對策之一,以量制價,確保原料品質卓越且價格合理,其餘原物料均參照國際經濟動態及波動情形,每半年提出下半年之大宗物料及人力行情預測,做為新案投標及成本列控。
(3) 合併公司謹慎篩選材料供應商及施工協力廠商,著重其工程經驗及專業素養,且以誠信管理為原則培養良好合作關係基礎。另定期依 ISO 程序對供應廠商進行考核管理,據以輔導及汰換建立完整、優質及穩定之供應鏈,以利工程品質、工期及成本之控制。
(4) 合併公司目前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情形如下列示:
(5) 合併公司為響應綠能、環保及循環經濟等議題,於採購時皆依業主規定或建議選用省水、節能、綠建材標章、碳足跡認證之建材,今年新增環保標章之材料及採買電動機車,顯示公司持續擴大對綠色及永續之堅持,未來將把再生及減碳材料所採購納入綠色採購金額統計,並積極尋找、參訪及採用相關廠商,或以合作方式引進至公司之營建工地,以節省人力、增加工率及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