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 (2409.TW)》公司發展,業務介紹與現況

營運概況

(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友達是全球光電解決方案領導廠商,以顯示器技術為核心,憑藉深厚的面板研發、製造經驗為基礎,提供涵蓋各式應用的顯示器產品及軟硬體整合的智慧解決方案,同時延伸核心優勢跨足五大場域(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育樂、智慧移動及智慧製造)及太陽能等領域,提供這些場域優質的產品與服務。2022 年顯示器部門之營業額佔合併營業額約 91.5%。

產業概況

產業現況及發展

目前平面顯示器產業的發展仍以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為主流,TFT-LCD 具備寬廣的產品應用和規模經濟等優勢,符合數位時代對全方位資訊產品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的需求。
綜觀 TFT-LCD 產業歷史發展,可歸納出其具備景氣循環、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特性。目前世界主要 TFT-LCD生產國包括台灣、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根據市調機構 Omdia 調查報告數據指出,2022 年中國大陸與台灣為全球前二大 TFT-LCD 生產地區,大尺寸(註 1)面板出貨量的市佔率分別約為 55%及 25%。
隨著全方位數位資訊產品及消費性電子產品應用普及化,TFT-LCD 以其關鍵元件之角色位居平面顯示器供應鏈戰略樞紐位置,不僅帶領上游材料零組件產業與技術成⻑,亦提供全球資訊電子產業拓展下游應用市場奧援。自台灣 TFT-LCD 廠商量產後,其產業群聚效應促進本地上游相關材料與零組件產業的蓬勃發展。

產業上中下游關聯性

產品之發展趨勢

電視

電視輕薄、節能、大尺寸化產品已逐漸成為電視顯示技術的主流,在⾼世代線面板產能陸續開出後,大尺寸電視已實現量產上市並朝親⺠化價格發展,2022 年全球液晶電視平均尺寸已逼近 50 吋,預期 2023 年平均尺寸將會來到 51 吋,電視尺寸大型化趨勢將持續邁進。此外,友達獨家 A.R.T.顯示技術同時獲得全球首張德國萊因 TUV 無反射認證,令屏幕具備防眩光、防反射、抗指紋等優點,可於明亮的環境底下觀看電視減少觀影的⼲擾以及眼睛的疲勞,提供消費者護眼及⾼品質的家用娛樂體驗,同時亦提供消費者⼀個新的藝術顯示應用。
隨著居家享受影音娛樂的時間大幅增加,電視的角色從節目播放延伸成為遊戲、電影等多媒體影音的串流媒介,消費者除了對尺寸與影像畫質的持續追求外,電視與居家裝潢融為⼀體的⾼屏佔比設計亦蔚為新的潮流,彷彿邊框消失的無邊際大螢幕增添了空間的簡潔時尚。次世代 Micro LED 顯示技術以精準的對比度打造真正HDR(High Dynamic Range)體驗。Micro LED 亦可同時呈現 100% DCI(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色域與 Adobe RGB 色域,極緻逼真的色彩呈現搭配 99.99%屏幕佔比,為觀賞者帶來新的沉浸式視野,預期會帶動新⼀波頂級家用市場需求。

桌上型顯示器

預計影響將持續至 2023 年上半年。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之下,企業與消費者採購桌上型顯示器將趨於謹慎,企業採購的顯示器規格將以⾼效率與規格整合性為方向,以因應工作與生活型態融合趨勢導致的多元工作環境需求;消費者採購則以兼顧娛樂、資訊瀏覽、教育、工作…等多元需求為導向,產品規格朝向⾼解析度、⾼畫質、⾼刷新率、曲面設計、無邊框等滿足多元應用場景需求之⾼階產品發展。

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

2022 年筆記型電腦與平板於各國解封後,因 COVID-19 疫情提前採購多備貨的部分,客戶進行庫存管理調整。但觀察到消費者對於筆電輕、薄、窄、省電的需求更為明確,其中低耗電能⻑時間使用的規格更為消費者青睞,品牌也持續推出超輕薄及超省電機種。另外,大可視區域需求增加,16:10 大視屏筆電亦將成為市場主流,規格方面針對⾼屏佔比、⾼亮度、更快的反應速度、續航⼒及輕薄性也更進⼀步往上提升。除了上述規格外,搭配⼿指觸控屏幕功能與附觸控筆的筆電或兼具筆電和平板特性的二合⼀筆電,亦逐步滲透中⾼階市場。⽽在商用客群中,專業筆電在⾼解析度,⾼色彩飽和及⾼刷新率,要求也日益升⾼,故可達上述⾼規格要求的低溫多矽晶(LTPS)技術平台也已成為中⾼階市場重要的⼀環。

車用顯示器及其他

在全球暖化的環境下,零碳排成為⻑期關注的趨勢,基於環保及安全考量,全球知名車廠也陸續投入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的領域。在車子的使用環境中,安全感測、車內資訊、娛樂需求、多媒體連結的視覺化呈現也成為發展的重點。智慧座艙更是各家聚焦的產品,透過顯示器將各種數據精確的傳達給駕駛者,並結合車體空間達到⾼質感的設計,成為致⼒發展的目標。除了多樣化需求外,車用顯示面板也開始往大尺寸、曲面及⾼解析度發展,在有限空間內整合儀表板及中控台,提供直覺式的行車安全及車內環境資訊,或是整合中控台及副駕駛座前的顯示器提供更多服務等。在未來的產品規劃上,友達將卷軸式、彈性可拉伸式、透明等顯示技術全面導入智慧車艙,以顯示器的多元樣貌打造出更符合生活需求的空間,車用顯示面板可謂是人機互動硬體設備實⼒展現的舞台。
科技日新月異帶動生活品質,後疫情時代健康、運動並結合時尚,就是生活態度的展現。穿戴設備讓消費者隨時可以掌握全面的健康與生活訊息,各大品牌也投入發展產品。友達的 MIP (Memory-in-pixel )技術相對傳統的產品耗電量只需三千分之⼀,在陽光下的可視性更是自行車等戶外運動的首選。

工商用顯示器

工商用顯示器涵蓋範圍廣,包含:工業電腦、智慧醫療(專業醫療顯示器及 X-ray 感測器)、自動櫃員機、銷售時點情報系統、智慧移動、安防產品(光學指紋辨識器)、人機介面顯示屏、Pachinko 娛樂用顯示屏等。加強「邊緣可視化」運用的布局,滿足工商業垂直場域的可視化需求,並且著重醫療場域影像相關解決方案的開發,以提供場域使用者更好的可視化體驗。

能源事業

友達擁有優秀的技術優勢與豐富的實務經驗,持續致⼒於提升及擴展能源相關應用,從供應⾼品質模組硬體,跨足電廠投資、興建及營運維護,到結合建材之廣泛應用場域,整合軟硬體資源及合作夥伴,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友達憑藉紮實的電廠統籌經驗,從申請、建置、營運維護到能源管理,協助建置全台政府機關、公有房舍、學校、滯洪池、工業廠房、科學園區及畜牧設施等各種規模的電廠及發電系統,至今在全台屋頂、地面及水面型電廠規模已達 377 處,裝置容量 283MW(百萬瓦)。強大的開發能⼒及⾼品質、⾼效率、⾼可信度的電廠解決方案,成功通過「ISO 9001:2015 品質管理系統」驗證,完整提供專業垂直型整合服務,為客戶創造優異的能源效益。

競爭情形

TFT-LCD 為平面顯示器產品之市場主流技術。目前全球 TFT-LCD 生產廠商,主要以中國大陸之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天馬等,韓國以 LGD 為主,台灣則以友達光電、群創光電、瀚宇彩晶,以及日本面板廠 SHARP及 JDI 為主。
觀察近來各地區面板廠在市場動向,韓國面板廠致⼒於 AMOLED/QDOLED/MicroLED/面板技術開發及導入生產,並陸續關閉部分舊世代 LCD 產線;中國大陸廠商的大世代 TFT-LCD 產線以大宗消費性面板為主,同時也建置 AMOLED 面板廠;台灣廠商在新增產能有限下,持續推出差異化尺寸及⾼技術含量產品開拓利基產品路線。
近來,面板廠舊廠陸續關廠及轉型,韓廠陸續退出 TFT-LCD。台灣面板廠 G6 以下世代線除了生產 IT、車載面板之外,也積極轉型及開發新技術,例如:MiniLED 、屏下指紋感測器、面板級封裝及印刷式 OLED。
中小尺寸市場部分,因應智慧型⼿機往更⾼屏佔比、更大尺寸、更⾼解析度、異形切割與輕薄省電方向發展,各家面板廠在 LTPS 和 AMOLED 產能都有布局,韓國面板廠以 AMOLED 產能建置為主,日本及台灣則新增 LTPS產能較多,中國大陸在兩方面皆有產能投資。
目前面板產業的競爭已由產能擴充競賽轉向新技術、⾼附加價值產品的競爭,如 8K 超⾼解析、曲面桌上型顯示器面板、⾼刷新率面板或全平面無邊框面板等,皆具進入障礙且學習曲線⻑的生產技術,能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創造更⾼價值。
台灣面板廠商目前以技術⼒創造差異化,致⼒於⾼端技術實⼒,如 Mini LED、Micro LED 等,在⾼價值市場布局。台灣為技術領先者,且 LED 供應鏈完備,期望加速產品導入市場,持續透過研發能⼒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

技術及研發概況

2022 年重要產品及技術說明如下:

全系列 Micro LED ⾼階面板技術開發

Micro LED 具有⾼亮度、⾼對比、廣色域、反應速度快與⾼信賴性等優點,友達以不斷精進的巨量轉移製程技術,結合深耕多年的自發光主動矩陣式(Active Matrix)低溫多晶矽背板製程與驅動電路設計,開發出⼀系列Micro LED 顯示技術的不同應用。其中「14.6 吋可捲式 Micro LED 面板」,結合友達多年來豐富的軟性面板設計製造經驗,打造具備 2K 解析度的 202 PPI 軟性面板,可以 40 毫米捲軸曲率半徑,將⾼畫質的顯示器捲起收納,在尺寸與解析度均具開創地位,為此榮獲由經濟部工業局、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主辦之「2022 SDIA Award 前瞻顯示大賞」最⾼榮譽金質獎肯定。另外,友達亦領先全球開發出全球最⾼(註)解析度 141 PPI 的 3.5 吋可拉伸式觸控 Micro LED 面板,可做為先進智慧車艙中的觸控旋鈕應用,讓使用者依據需求突出或收納控制旋鈕,大幅增加車艙空間設計彈性。此外,結合 Micro LED ⾼穿透率與⾼亮度的優勢,友達於 Touch Taiwan 2022 展示的 17.3 吋透明 Micro LED 顯示器模組,解析度為 1280 x 720,透明度超過 60%,最⾼亮度可達 2000 nits,可做為未來自駕車的車窗型顯示器,乘車看風景的同時,亦不漏接重要資訊。

全系列 Mini LED 背光面板產品

友達新⼀代 AmLED(Adaptive mini LED) 先進顯示技術透過獨家動態調控科技及 Mini LED 背光設計再進化,在背光亮度、對比、色彩、刷新率與耗電等方面,精準依據影像畫面進行即時動態分區調變,推升⾼亮度與百萬級動態對比,獲眾多品牌廣泛導入⾼階機種。其中 34 吋 WQHD 165Hz R1000 曲面 AmLED 電競顯示面板,具備 165Hz 可變刷新率 VRR(Variable Refresh Rate),搭配 AMVA 快速液晶(Fast Liquid Crystal)減少畫面殘影,克服⾼動態遊戲中可能發生的延遲、卡頓、撕裂和閃爍問題,榮獲2022 年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部科學園區優良廠商創新產品獎」。
友達亦將 AmLED 技術延展到大尺寸車載顯示系統,滿足車內整合資訊顯示與乘客視聽娛樂需求,期能成為車商實現未來智慧座艙的關鍵利器。於 Touch Taiwan 2022 展示的前座 30 吋 AmLED 大型曲面顯示器,搭配領先業界的超大尺寸內嵌式觸控技術 (Large Touch Display Integration, LTDI),以自有全貼合生產技術,實現超低反射率,並擁有曲面設計、⾼解析度、⾼對比、廣色域等優點,能應用於中控台及儀表板;24 吋 AmLED 顯示器則運用非晶矽 Tracking Gate line in Pixel (TGP) 技術,達成 5.4 毫米極窄邊框設計;副駕駛座配置獨立的22 吋 AmLED 顯示器,整合可調控防窺技術,防止駕駛人注意⼒被分散,保持行車安全。

客製化超大型 ALED 顯示屏幕

友達攜⼿集團及生態圈夥伴整合模組與系統,並涵蓋安裝與售後服務,運用小間距 LED 顯屏為各式零售、展演、娛樂等公共場域打造超大型 ALED 拼接牆完整解決方案。在 Touch Taiwan 2022 智慧顯示展覽會上,以 ALED 先進顯屏技術與優異軟硬體整合⼒,打造極致擬真智慧攝影棚與球型飛行模擬艙,創造嶄新的元宇宙沉浸式遊樂體驗。其中,ALED 拼接式球形屏以 P1.25 極小間距無縫拼接技術,整合友達獨家開發之低形變、低延遲即時平面轉球面影像處理技術,打造直徑 3 米之 ALED 球形屏,採 4K、⾼色彩深度、⾼對比、雙曲弧面球形設計,並可彈性搭配各式體感動態座椅及模擬軟體,為使用者創造前所未有的全景環繞沉浸式視覺體驗。應用潛⼒涵蓋飛行與駕駛模擬訓練、遊樂園、天文館、博物館等育樂場域,展現友達深厚的軟硬整合與創新研發能⼒,並榮獲第 31 屆台灣精品金質獎肯定。

全系列 A.R.T.護眼顯示器面板

隨著遠距辦公及教學普及,使用者花費更⻑的時間使用螢幕,因此對顯示器的效能及舒適度更加重視。友達從使用者角度出發,領先業界開發 A.R.T.,打造表面近乎無反光、具備抗眩光及抗反射特色的顯示器,並領先業界獲得國際知名檢測驗證機構德國萊因 TÜV 之全球首張無反射(Reflection Free)認證,27 吋、32 吋及 65 吋等監視器與電視面板已獲各大品牌廠商採用,導入終端消費性產品。此外,友達亦以 A.R.T.顯示技術為核心,推出 FindARTs 藝術空間服務方案,打造獲多家國際級博物館機構認可的擬真藝屏(High Fidelity ART Display),可使螢幕表面呈現如真實畫布的質感,以數位方式呈現出原作中更極致真實的細節,滿足企業總部、飯店、頂級住宅大廳等不同場域需求,提供從藝文空間規畫、藝屏租賃、數位內容授權、展品安裝等服務。

智慧駕駛座艙顯示介面整合與自行車聯網應用

隨著電動車普及化,燃油引擎免除所釋出的車艙空間,推進智慧車艙加速發展。友達將尖端顯示技術導入各式車用顯示裝置,並拓展至智慧車艙系統整合服務,例如:超大⼀體成形曲面顯示器結合兩側揚聲器,彷彿置⾝歌劇院;駕駛人進入車艙時,可透過整合在顯示器中的隱藏式攝影鏡頭識別⾝份,進⽽在顯示器上顯示個人化資訊。當駕駛人欲調控空調風量或溫度時,不必低頭看螢幕,只要觸碰 12 吋中央空調控制面板,就能得到觸感震動回饋進行調整,為駕駛人帶來更安全更便利的行車體驗。在智慧移動布局上,友達亦將智慧顯示整合系統應用於自行車上,透過 IoT 收集分析自行車車⾝資訊與數據,能將行車距離、剩餘電量、輔助動⼒等資訊顯示在儀表板上,可應用於外掛式的車錶或崁入車⾝的智慧顯示器,搭配在陽光下可視的彩色 MIP (Memory in Pixel) 顯示螢幕與 LED 指示燈,讓騎乘者直覺掌握騎乘狀態,更結合盲點偵測技術與⼿把上的觸感反饋,即時提醒騎乘者左右後方的靠近車輛,打造更安全智慧的行車體驗。

永續循環 / 環保綠能解決方案

友達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依循 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制度,致⼒推動綠色製造、擴大循環經濟影響⼒,對內從循環產品之設計販售、製程原料回收、廢棄物減量等面向著⼿,對外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包材回收、研發再生料技術及製程材料循環,落實綠色製造與資源循環利用,在 2022 年度台灣循環經濟獎⼀舉拿下「企業獎」、「產品獎」雙項最⾼榮譽。友達並攜⼿旗下子公司友達宇沛永續推出「CEM 碳管理平台」⼀站式服務,可有效協助組織內部進行碳排放監控與持續改善,不僅能提⾼碳盤查的效率達 80%,幫助企業計算內部的碳成本,並提供碳排熱點分析,協助企業達成低碳轉型與淨零碳排的目標。

太陽能技術研發方面:

⾼效能太陽光電模組技術

友達於台灣市場率先量產多主柵⾼效半切型(Multi-busbar and half-cut)模組產品,具有優異之抗電池隱裂能⼒,並可有效降低模組之熱斑溫度,於模組使用環境受到落葉等部分遮蔭時提升發電效能。在標準模組部分,於2022 年開發量產 M6 半切單晶矽模組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可達 21.4%,最⾼輸出功率可達 390 瓦,並將進⼀步導入 M10 大電池片技術開發。
友達於創能新建築材料(BIPV)領域,開發 SunSteel 光電浪板⼀體化建材,結合太陽能模組及⾼峰浪板之模塊化技術,預先完成光電系統架設,減少傳統太陽能支架系統安裝的複雜性,省去傳統工法的金屬支架,使其重量減輕達 25%,並將產品結構由單玻升級為雙玻,除了提升機械負載強度,更加強氣候耐候度,可廣泛運用於多元場域,獲得 2023 台灣精品獎。

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友達提供全方位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在發電端提供光電結合儲能規劃與建置,電網端提供的調頻輔助服務建置與電⼒交易平台營運服務,透過自動化競標軟體,提升整體服務品質,以及在用戶端提供微電網與家用儲能解決方案。在儲能系統全生命週期階段,包含投資評估、建置規劃、營運管理,友達均提供完善的服務解決方案。

能源管理服務

智慧太陽能電廠維運系統運用人工智慧診斷電廠異常並自動派工維修,友達已實現 100%太陽能電廠 AI 自動運維,所有運維工作均由 AI 自動指派,減少運維開支並確保電站收益,實現電廠自主管理。 太陽能電廠資產管理系統,以獨特的數位資訊及 AI 技術提供簡單與可執行的「智慧洞見」及「關鍵財務指標」,協助投資者最大化電廠資產收益,產品已獲銀行業者導入使用。友達與台電綜合研究所合作,開發符合 IEC61850 智慧電網國際標準之微電網能源調度平台,在發電端、電網端與用戶端,提供完善的微電網能源管理方案。

友達 2022 年合併研發支出為新台幣 129 億元,未來友達將持續佈局先進技術,藉由新技術及新應用提⾼現有產能之附加價值,強化友達在⾼階及新應用產品市場之競爭⼒。此外,截至 2022 年底,友達累積的專利申請量達30,000 件,獲核准之全球專利總數達 22,800 件,研發專利中有 97%為發明型專利。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公布 2022年專利申請及公告發證統計排名,在發明、新型、設計三種專利申請方面,本公司於本國法人專利獲證及專利申請皆榮獲第二名、專利申請榮獲第三名。友達於專利技術上的深耕及專利地圖的佈局,強化了其在平面顯示器的領先地位。

2023 年本公司預計投入合併研發支出約新台幣 125 億元,惟將視全球市場狀況及公司實際營運情形適時規劃調整。本公司未來主要研發計畫摘要如下:

⻑、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友達短期業務發展計劃,透過調整⾼階產能比例以提升未來產品⼒。在產品方面,公司將以a-Si(非晶矽) TFT與LTPS TFT為基礎,輔以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之優勢,提供具競爭⼒的加值產品,如⾼解析度8K、廣視角、廣色域、超⾼動態對比 HDR、A.R.T.、曲面產品及全平面無邊框設計等電視面板,以及⾼解析度、⾼亮度車用儀表板應用面
板及電競用與商用筆記型電腦面板、低反射率及整合式觸控解決方案等, 並搭配未來產品需考量節能與環保趨勢,積極佈局⾼低能耗相關平台 。
友達⻑期業務發展計畫,除研發先進顯示器技術,如Mini LED、Micro LED及強化先進抗反光技術與製程能⼒外,也持續投入研發資源,培植自主開發技術的能⼒,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此外,更在專利上進行完整佈局,除可利用技術提⾼競爭障礙外,在品牌客戶進行全球拓展時也能成為其堅强後盾。在產品面部分,將更強調價值鏈整合與附加價值提升,以彈性及產品開發能⼒,提供客戶更多加值解決方案與服務,秉持產品差異化、優質化及⾼值化的方向,維持友達⻑期競爭⼒。隨著5G、AI等前瞻技術逐漸普及,友達過去在顯示器產業耕耘20多年的經驗,轉化為搶攻產業轉型、智慧場域商機夥伴的動能,與生態圈攜⼿並進,逐步在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育樂、智慧移動及智慧製造等場域中轉型成為解決方案提供者。

(二) 市場分析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商品銷售地區

友達之客戶囊括全球資訊科技、消費性電子廠商及工業用電子廠商,包括國際知名品牌及代工與系統廠商,故公司TFT-LCD產品銷售地區遍及全球,含亞洲、美國、歐洲及新興市場。

市場佔有率

面板產業由規模競爭進入價值競爭,友達深耕於⾼附加價值產品,據Omdia調查報告數據指出,2022年全球前五大TFT-LCD大尺寸面板出貨數量排名,依次為京東方、群創光電、LGD、友達光電及華星光電,五大廠的全球市佔率各約33%、14%、12%、10%及9%。依據市調機構Omdia資料,2022年大尺寸8K電視面板出貨的前兩大廠商為華星光電及友達光電;監視器面板出貨量排名,依次為京東方(30%)、LGD (18%)、友達光電(14%)及華星光電(13%);全球筆記型電腦面板出貨量排名,依次為京東方(32%)、友達光電(19.1%)及群創光電(19.0%);車用中控面板出貨量排名,依次為京東方(19%)、友達光電(18%)、LGD(15%)。

市場未來供需狀況與成⻑性

綜觀面板供應端面向,據市調機構Omdia資料顯示,雖然近幾年韓國面板廠陸續關閉LCD產線,然⽽中國面板廠大世代線仍持續開出,以致TFT-LCD產業的產能面積年增率仍大於需求面積年增率,面板廠同時進行新增大世代線產能與世代線重新整併的動作,各應用市場產品均朝向更⾼價值需求發展,如更⾼解析度、更輕薄設計、窄邊框、觸控面板整合型產品、軟硬體系統整合等,放眼未來的面板產業的發展,不僅僅是產能擴充的競爭,更邁向技術能⼒、價值整合⼒的突破。

競爭利基及發展遠景之有利、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競爭利基
  • 技術與產品⼒
  • 人才、研發能⼒與專利質量
  • ⾼度彈性的管理與量產能⼒
  • 完整的客戶布局
發展遠景有利因素
  • 先進次世代⾼解析顯示器發展技術
  • 具成⻑性市場
  • 場域商機
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中國大陸擴廠:

近年中國大陸競爭對⼿集中超大世代之生產線持續擴充產能,對面板產業供需造成影響,然⽽在 TFT-LCD 產業中,產能已非唯⼀的競爭優勢,未來顯示器需求呈多元面貌,客製化規格需求增加,強化技術、營運管理及深耕客戶皆為面板廠佈局的重點。面對新增產能的挑戰,友達將持續發揮技術⼒與產品⼒,以技術、彈性、專利質量及客戶的完整佈局等優勢強化戰術,透過優質技術與產品差異化帶來價值提升。垂直整合布局,加上強攻電競、車用、醫療及工業用等⾼階產品,也可望維持獲利。台廠近年積
極調整經營策略,強化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加上縝密的少量多樣的產品布局,有助維持產業競爭⼒、強化獲利能⼒。

消費支出受全球經濟影響:

整體消費意願可能受供應鏈瓶頸、通膨、升息、戰爭帶來的能源短缺及國際情勢不穩定等不確定因素影響。過去兩年居家上班、遠距教學、線上學習娛樂等帶來的宅經濟需求,也隨著全球各地逐漸以開放的態度來因應疫情⽽淡化,相較於疫情期間因缺料導致超額預定的情況,2022 年品牌紛紛轉以調節庫存為首要目標,面對產業景氣下行,友達將持續嚴控庫存、優化產品組合,以及拓展市場應用等方式,來降低消費意願波動帶來的影響。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重要用途

TFT-LCD 產品為傳達數位資訊之顯示裝置,其廣泛的應用包括商業、工業用的資訊顯示設備、電腦、電信相關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顯示設備等。隨著數位時代 3C 整合市場的發展,目前 TFT-LCD 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包含液晶電視、桌上型液晶顯示器、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機、車用顯示器、穿戴式裝置,及⼀般工商業應用如自動櫃員機、自動販賣機、公共訊息顯示器、交通運輸資訊看板及其他觸控螢幕產品等應用。

產製過程

TFT-LCD 的生產過程有三:

  1. 前段 TFT 陣列製程(Array or TFT Process):與半導體製程相似,差異點在於將薄膜電晶體製作於玻璃上,⽽非矽晶圓上。
  2. 中段液晶製程(Cell or LCD Process):以前段 Array 的玻璃為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基板間注入液晶。
  3. 後段模組組裝製程(Module Assembly or LCM Process):將 Cell 製程後的玻璃與多種零組件如背光板、電路、外框等組裝的生產作業。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由於 TFT-LCD 產製過程相對複雜,其所需之原物料及零組件亦眾,其主要原物料及關鍵零組件包括:玻璃基板、驅動 IC、偏光片、背光模組、液晶、印刷電路板、彩色濾光片及軟板等,友達⻑期強化供應商管理能⼒,與國內外原料廠商維持良好之合作關係,在關鍵材料、零組件的採購均維持兩家以上的廠商,以保持採購彈性及分散原料過於集中之風險。

最近二年度任⼀年度中曾占進(銷)貨總額百分之⼗以上之客戶名稱及其進(銷)貨金額與比例,及其增減變動原因

最近二年度主要銷貨客戶

最近二年度主要進貨廠商

本公司 2022 年度及 2021 年度均無佔進貨淨額 10%以上之廠商,故不適用。

最近二年度生產量值表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表

(三) 從業員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