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寶 (2324.TW)》公司發展,業務介紹與現況

內容目錄

(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111 年度主要產品之營業比重

公司目前及計畫開發之產品

  •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 一體式電腦(AIO)
  •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衛星通訊
  • 5G終端應用產品、5G小基站、5G O-RAN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 5G 通訊及相關應用為全球運營商的一致發展趨勢。5G 提供了三種主要的使用情境,包括行動寬頻服務(eMBB)、多機器型態通訊(mMTC)、和超高可靠和超低延遲通訊(URLCC)。這些使用情境可以為未來的各種產業和新興應用服務提供支援。
  • 平板電腦(Tablet)
  • 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
  •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 智慧顯示產品(Smart Display Products)
  • AR/VR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 車用電子(AE)
  • 伺服器(Server)

產業概況

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全球筆記型電腦的出貨在過去兩年因遠程辦公遠距學習的需求急速暴增,進入 111 年度後市場需求放緩,又接連遭逢烏俄戰爭、全球通膨及激進升息等不利因素,再加上上半年供應鏈仍不穩定,因此全年出貨僅 2 億 1188 萬台,出貨較 110年度衰退近 19%。但出貨量仍高於疫情前的平均出貨水準。展望 112 年度需求面仍將受宏觀經濟下行所牽絆,預估筆記型電腦市場將微幅衰退。品牌廠為尋求更多市場機會,並提高營收與獲利,產品策略轉由高單價且具特色的新產品,如:商用筆電、輕薄筆電、2-in-1 筆電、電競筆電、創作者筆電。在此轉變之下,需要更精準之市場區隔、產品定位與創新設計。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筆電輕薄化潮流在 PC 市場仍持續發酵,隨著固態硬碟(SSD)日益普及,超薄筆電也不僅侷限於高階市場,廠商也陸續推出較平價的輕薄機種。

電競筆電 (Gaming Notebook)

這兩年的電競產業依舊蓬勃發展,但消費族群與使用情境確實有轉型的跡象,一方面是疫情蔓延期間,全球不得不進入「Life from Home」狀態,除了工作之外,居家生活的時間更長,在家玩遊戲藉以取得生活上的調劑比過去來的更正面也更必要。另一方面,因為在家的時間變長,不少消費者將原本外出消費的動力與經濟力,轉化為對於線上購物與中高階電競產品的消費力。而這些消費模式與族群,促成了目前市場上對於電競產品的強大消費動能,即使全球解封,在疫情期間所帶來的需求轉型將持續帶動全球電競產品的銷售。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2-in-1 筆電經過產業鏈的努力,成本及售價已下降許多,慢慢被多數的消費者所熟悉及接受,2-in-1 筆電分為翻轉式與可拆式。翻轉式筆電可根據不同使用情境變換型態,包括影音分享、多人分享和平板模式等,近年廠商更在翻轉筆電加入輕薄、窄邊框等時尚設計,廣受使用者青睞。另可拆式筆電螢幕尺寸較小,可同時吸引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使用族群,體積小且鍵盤可插拔的設計,更可滿足移動需求較高的使用者。

一體式電腦(AIO)

目前一體式電腦領域以惠普 (HP)、聯想 (Lenovo)、與蘋果 (Apple)、戴爾(Dell)位居前四強,並囊括 8 成以上的市占。品牌業者相繼推出大尺寸螢幕設計提升視覺舒適度。此外,為滿足不同使用情境所衍生的使用需求上的差異,各廠商也在產品的規格與設計上力求推陳出新。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根據 GSA 統計,至 111 年底全球已有 245 家電信運營商在 155 以上國家正式商轉 5G 網路服務。思科網路趨勢報告指出至 112 年,全球約有 70%人口(57 億人)將擁有行動網路,其中至少 10.6%的行動網路將由 5G 通訊網路所提供。至 111年底,全球市場上已有超過 1700 款 5G 終端產品發佈,產品種類包含了手機(Smartphone)、網路分享器 (Mifi)、筆記型電腦、路由器(CPE)、平板電腦(Tablet) 、電視(TV)、車用通訊設備(in-Vehicle Devcie) 、機器人等類別,其中包含了許多已採用仁寶所提供之 5G 解決方案之產品已在市場上販售。

根據最新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全球 5G 小基站市場規模將在 2028 年達到 179億美元,5G 基礎建設的部署正在加速。根據 SNS 預估,全球行動專網設備市場規模 2025 年將成長至 34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34%。

平板電腦(Tablet)

受到通貨膨脹及疫情結束的影響,平板電腦的需求也大幅下降。根據 IDC 數據,111 年度全球平板電腦市場出貨約 1.62 億台,較去年下滑了 3.3 %,終結了過去兩年的連續成長。除了蘋果新推出搭載 M2 處理器的 iPad Pro 及第十代 iPad,是全球前五大中唯一出貨量成長的廠商並穩居市占第一,第二及三名的三星和亞馬遜皆微幅下降,第四名的聯想甚至全年出貨量砍半,連第五名的華為也減少了 7%的出貨量,顯示市場走向正在轉變,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一般消費者在選擇更高規格的平板電腦之前會三思而行,划算與容易使用依然是市場關鍵。不過像是教育目的的中階平板,作為 PC 更便宜的替代品仍有需求。

智慧型手機 (Smartphone)

據 IDC 統計 111 年度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約 12 億台,下滑約 9.1%。其中超過一半為 5G 機種,IDC 預期至 2026 年,5G 機種比例將增至 80%。銷售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全球通貨膨脹及失業率高漲的原因造成消費者保守以待。仁寶持續配合客戶市場策略彈性調整生產基地,以較低的成本優勢及銷售價格,期以擴展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根據 IDC 統計資料,111 年智慧手錶持續穩定成長,年成長率約 9.4%,Applewatch 持續維持市佔第一。受惠於 Apple 新增高階產品線 Apple Watch Ultra 與Google 發表旗下首款智慧手錶 Pixel Watch,帶動高階智慧手錶市場成長。仁寶持續提供製造及技術服務,今年也與領導品牌客戶推出各式最新技術產品與應用開發。結合上游廠商與最新一代智慧手錶開發平台,滿足客戶目標市場的產品功能,並根據品牌客戶的終端客群屬性與需求,提供多樣的產品設計方案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根據 Canalys 的 Smart Personal Audio Analysis 的數據,2022 年全球 TWS 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的單位銷售年減 2%,達到 2.88 億台。DIGITIMES Research觀察,TWS 無線藍芽耳機在市場的接受度已經顯著的提高,各個大廠持續在 TWS消費性市場中持續發展之外,聽力輔助市場也在 2022 年開始受到關注。
隨著現代化科技和環境變遷,人們更容易暴露在高音量下,造成聽損年輕化及整體聽損人口數逐年增加,但種種原因造成僅極少比例使用過輔/助聽器。為搶食相關商機,全球消費性電子和醫療類大廠爭相投入趨向消費化(consumerization)的輔/助聽器產業。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據市調公司統計,在 111 年度全球液晶電視產業因新冠疫情、烏俄戰爭以及通膨升息等影響,全球整體出貨總數約 2.04 億台(年減 4%)。北美市場主要受到歷史新高的通膨影響,需求低迷導致通路庫存超高,該區電視出貨年衰退 14%,以至於各大廠牌無不降價清庫存造成市場價格混亂。

AR/VR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瞄準元宇宙 (Metaverse) 開放商機及因應新型態的媒體與資訊技術的運用,加速人類對於工作、生活、娛樂種種問題處理解決效率,透過虛擬體驗、學習、訓練,以及擴增實境於及時問題之解決方法因應而生。因此AR/VR應用在各大領域,逐漸成為科技巨擘的發展主力,其中以 Microsoft、Facebook/Meta 及 HTC 最為積極。AR/VR 智慧型頭戴顯示器裝置的應用,已經在智慧工廠、智慧醫療、遠程協作等垂直市場領域得到突破性的發展,於個人娛樂方面也產生了新的電競遊戲、3D 全息串流媒體的體驗。未來 AR/VR 將更將深化電腦視覺,人工智慧(AI)結合物聯網應用,成為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個人運算平台。此外,COVID-19 不斷地衝擊並考驗企業工作環境上的靈活度,促動了整個企業轉型的進程。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智慧行動裝置與生活的關係日漸緊密,無線網路技術應用在智慧家電上日趨成熟,帶給消費者方便與即時性,亦促進智慧家庭市場成長。亞馬遜、谷歌除了持續發展智慧語音助理配合雲端服務的生態圈應用,同時亦推動 Matter 協議,解決過往智慧家電生態壁壘的問題,也吸引越來越多廠商投入此市場。未來智慧家庭應用將有更先進成熟的人工智慧(AI),並將體現在語音互動、影像辨識及智慧自動化家庭上,提供消費者更聰明、更便利的使用體驗。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過去幾年來,各產業對物聯網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希望與資通訊領導業者合作,來解決世襲的問題。在這部分的應用,仁寶也與其它產業龍頭廠商異業結盟,開發出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可提升工廠生產效率,或是智慧冷鏈運輸以用來解決業者長久以來的痛點。另外,AR/VR 需求也因為元宇宙概念的崛起,市場開始朝向於企業及消費應用。對於仁寶而言,此為踏入元宇宙產業有利的機會點。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近年來醫療體系的人力缺口逐步擴大,醫護人員負荷增加,有效調配人力與資源的系統成為醫療院所的剛性需求,有鑑於美國積極導入電子病歷與醫院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仁寶也積極評估國外優異服務,進而投入資源,期許能提供台灣醫療更優質的服務。

另外隨著高齡趨勢與物聯網科技盛行,醫療與健康照護也由醫院為核心,逐漸展延至居家照護和個人健康管理,仁寶積極整合個人健康管理相關設備,提供居家與定點照護族群的服務與產品。
同時著手研發智慧運動與智慧輔助器具的產品,更與國內外專業運動員職訓中心建立合作聯盟,協力開發職業運動員專用的高階產品。

車用電子(AE)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針對汽車廢氣排放標準、安全標準要求法規漸趨嚴格,並陸續訂定其具體實施時程,電動化(Electrification)、連網(Connectivity)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ADAS/AD)成為汽車產業主要發展三大主軸。

伺服器(Server)

在雲端需求推動下, 111 年度伺服器整體出貨較去年成長約 0.3%,主要之成長動力來自於雲端需求。伺服器之出貨量主要來自x86 伺服器,約占總出貨量之 90.65%,而機架式伺服器有較大之市占率,具有節能與擴充性之伺服器更能被市場接受。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對於半導體 IC 元件、CPU、LCD 面板及固態硬碟(SSD)的科技發展及價格變動等關鍵零組件的訊息,公司均能迅速掌握及應對。即便自 107 年起,陸續遭遇地緣政治及區域對抗甚至是天災氣候等因素,對整體產業運籌能力以及生產管理均造成重大影響。然而,仁寶與其他台灣的 ODM / OEM 代工廠商,無論在設計、全球化製造及運籌管理上皆有獨到的系統整合知識。在地緣政治與晶片戰日趨白熱化之際,台灣代工廠在全球筆記型電腦產業上將更具競爭力。面對下游品牌客戶戴爾 (Dell)、惠普 (HP)、聯想 (Lenovo)、乃至宏碁 (Acer)、華碩 (ASUS)、蘋果 (Apple)等均有優良的市場行銷策略及完整的銷售支援系統。

超薄筆記型電腦 (Ultraslim Notebook)

超薄筆記型電腦的供應鏈及廠商,金屬機殼與輕量的碳纖維材質上的設計及需求,顯得相對重要,仁寶也在金屬製程的生產設備及技術上,已建立完整的上、中、下游供應體系,掌握先機,能快速配合客戶需求。接下來仁寶也將重心逐漸移轉到更接近市場主流價格的產品,如符合超薄筆記型電腦規範的塑膠材質設計,讓客戶能快速切入並擴大此一市場。

電競筆電 (Gaming Notebook)

在電競筆電的設計上,與傳統筆電最大的差異在於電競筆電對效能的極致要求,因此散熱系統的設計更是電競筆電能否展現效能的重中之重。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2-in-1 筆電與傳統筆電的供應鏈及廠商大致相同,並加入部分平板電腦供應鏈及廠商,仁寶運用現有的供應體系、整合能力及各項優勢,可完全掌握關鍵零組件的開發,配合 2-in-1 筆電的特性,加速各種轉軸研發及創新。

一體式電腦(AIO)

一體式電腦與傳統筆電的供應鏈及廠商基本上相同。上游系統架構類似一般電腦,增加了大型觸控面板零組件供應商。主要電腦品牌廠商也各有不同的產品規劃,如惠普 (HP)、戴爾 (Dell)、聯想 (Lenovo) 除了主打商業市場,也專注於家庭影音應用,蘋果 (Apple) 則持續布局專業應用。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仁寶 5G 通訊模組、5G 終端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已結合上下游及數十家國內外知名客戶與營運商,建立完整的 5G 產品與應用服務的產業生態鏈,提供具彈性且多樣化的 5G 終端產品,因應各 5G 產業應用需求。

平板電腦(Tablet)

111 年度歷經上半年晶片短缺潮到下半年需求急降導致的庫存過剩,使仁寶必須採取更彈性的採購策略,包括在各產品的設計階段儘量採用同樣元件,以靈活運用原料來降低供應鏈波動產生的不確定性。此外為降低生產風險,除了擴張中國以外的海外生產基地,亦積極開發海外生產基地的當地供應商,以更具彈性的生產供貨確保產品的價格、交期及品質能夠符合客戶及市場的期待。

智慧型手機 (Smartphone)

仁寶積極開發導入具競爭力的供應商,並確保材料的品質能夠符合下游客戶及市場的需求。此外,佈建開發 5G 所需相關元件供應鏈,以及新技術的導入,協助客戶維持高競爭力。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仁寶與穿戴裝置用上游晶片,感應晶片供應商,穿戴顯示螢幕及觸控業者進行密切合作。除了串聯上游供應商協力滿足新產業客戶的需求,開發技術領先的產品外,也積極接觸新興技術的供應商,藉由頻繁的資訊交流,調整供應鏈與產品開發策略。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對無線藍芽聽力裝置市場,仁寶除了掌握上游晶片及各零組件供應商之外,也積極與各主要通路夥伴開始進行各項合作,共同建構無線藍芽聽力裝置的生態系,將仁寶所設計的高品質藍芽聽力裝置推向消費性以及醫療聽力領域。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111 年供應鏈持續受到新冠疫情中國清零政策與中美貿易關稅的因素雙重影響,朝中國以外地區發展以分散風險。我們積極整合跨地區之上、中、下游資源,進行生產基地資源調配,控制營運成本並提供彈性供貨以滿足客戶需求。

AR/VR 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對 AR/VR 垂直領域應用範疇,結合 5G 通訊,提供整套軟硬體解決方案。與高通公司的深度合作,共同建構高度性價比的參考設計,進一步推廣至消費性市場,布局未來個人運算平台的市場領導地位。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以智慧家庭應用範疇,提供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智能攝影機(Smart Camera)發展上等多元終端產品,並協同上中下游廠商,針對不同系統整合商以及各類型產業客戶的需求,提供各類客製化硬體裝置、軟體支援及平台整合方案,以滿足各種智慧家庭應用。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垂直產業的產品與一般傳統消費電腦產業的差別在於產品設計必須滿足顧客特定規格與嚴苛環境要求,因此不同區域、國家、客戶、應用端皆有不同的產品定位跟需求。另外,針對客戶的應用需求,如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方案,仁寶也著手與廠商開發整合性的系統服務產品,以滿足市場趨勢。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儀器,設備與配件
  • 智慧運動
  • 智慧醫療輔助器材與健康照護相關產品
  • 新創醫材
醫療照護人工智慧
  • 心血管重症預測人工智慧
管理系統
  • 電子病歷與智慧醫病房解決方案
  • 定點照護(Point of Care)解決方案
車用電子(AE

車用電子產業鏈中游為一階車電系統整合廠,整合車用資訊通訊/娛樂系統及其他汽車零部件,出貨予下游汽車製造商,本公司目前係處車用電子產業鏈之中上游。

伺服器(Server)

伺服器在台灣是相當成熟的產業,自供應端到客戶端,已建立完整的上、中、下游供應體系。主要零件如 CPU、記憶體或硬碟…等皆容易掌握,下游之主要品牌客戶如 HPE (惠普)、DELL (戴爾)、Lenovo (聯想)…等,和仁寶有長久之筆電業務合作關係,並均能支援其行銷策略,而仁寶伺服器團隊不論在設計或製造皆有經驗及優良口碑。

產品之各種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 筆記型電腦已走向成熟產品市場,品牌廠為創造產品差異性並提高營收與獲利,產品策略轉由高單價且具特色的新產品,包括商用筆電、輕薄筆電、2-in-1 筆電、電競筆電等。
  • 除了傳統筆記型電腦的應用,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所需要的專業化筆電也陸續問世。像是針對電子競技所開發的電競筆電;符合創意工作所需要的創作者筆電;以及訴求混合辦公模式的全時連網輕薄多合一筆電。
  • 全球筆電市場在 111 年度進入了擴張週期轉捩點,預計 112 年度將因宏觀經濟不穩定而再度面臨挑戰。為提升買氣,不僅 x86 陣營的英特爾(Intel)與超微(AMD)將推出標榜效能大幅提升的新世代處理器,ARM 陣營的晶片大廠(如:高通、聯發科等)也紛紛計畫推出效能優化的處理器來搶奪中高階筆電市場的市占率。隨晶片廠與品牌廠在系統整合上更緊密的合作,預計 x86 與 ARM 陣營的競局將更趨激烈。
  • 受益於顯示卡雙雄輝達(Nvidia)和超微(AMD)先後推出架構改款的新世代顯卡,兩者在執行效能與電源效率達到史上的最大提升,將有望帶動遊戲玩家與內容創作者更換筆電或是新購裝置的需求,因此電競筆電與創作者筆電後市可期。
  • 行動裝置及網路應用逐漸盛行,安全功能的要求更加嚴謹和多元,從指紋辨識(Fingerprint Recognition)、臉型辨識、語音辨識與視訊隱私開關的開發及導入,均是為了強化資訊流通及增加便利性的安全。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 輕薄、高屏占比以及高質感設計將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重要參考依據。
  • 搭配新製程處理器讓消費者可以同時多工處理各式日常事務需求。
  • 提供長效能的電池,讓使用者外出使用無後顧之憂。
  • 金屬機殼材料的運用讓產品更輕薄、質感提昇。
  • 全時連網更能符合能隨處辦公的生活型態。
電競筆電(Gaming Notebook)
  • 高效能是電競筆電不變的要求。
  • 輕薄的設計更能體現設計能力的強悍。
  • 炫麗的聲光效果讓玩家更能沉浸於遊戲世界中。
  • 具有辨識度的外觀設計。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 消費者對 2-in-1 筆電的要求已經不只是輕薄外型和攜帶便利性,具備多工性能的處理器和長效能電池並配備觸控筆的產品設計儼然已成主流趨勢。
  • 5G 世代來臨將讓 2-in-1 筆電帶來更多元的應用。
一體式電腦(AIO)
  • 高階家用影音電腦和新型平躺便攜式設計的一體式電腦。
  • 研發觸控應用程式與圖形化使用者操控介面。
  • 外型設計搭配室內裝潢與傢飾設計。
  • 研發具移動性與螢幕角度可自由調整的設計。
5G終端應用產品、5G小基站、5G O-RAN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5G 通訊裝置於近年出現爆發性成長,大量 5G 終端產品將問世,產品種類廣泛分布如分享器(5G Mifi)、5G 隨身連網裝置(5G USB Dongle) 、路由器(5G CPE)、筆記型電腦(5G NB)、頭戴式顯示器(5G AR/VR)、無人機(5G Drone)、機器人(5G Robot)…等類別。
根據愛立信報告,到 2026 年,5G 有 26%營收來自企業專網,達到 6000 多億美元的金額。「企業專網」的新需求,將是 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的重要機會。
仁寶憑藉著領先的通訊技術開發、終端產品製造、與系統整合經驗。提供整合 5G 通訊模組、5G 專端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給予客戶完整技術支持、妥善開發工具與相關產品參考設計,幫助客戶能快速開發所需之 5G 終端產品。

平板電腦(Tablet)
  • 延伸研發技術至大尺寸產品及可自動化生產的設計。
  • 設計方向將更注重環保設計,例如增加產品可維修性及提升環保材料的使用比例。
  • 開拓與內容業者或電信服務業者之合作機會。
  • 開拓教育市場、兒童市場、工業用途與醫療用途之機會。
  • 開發平板在智慧家庭及物聯網中的應用,使其成為控制中心或多功能操作平台。
智慧型手機 (Smartphone)
  • 通訊技術全面進入 5G 世代,提供「高速行動寬頻(eMBB)」特性,滿足消費者對於影音、應用服務日益增加之需求。
  • 研發整合多核心架構及強化 5G 載波聚合之行動寬頻通訊的技術,提供更快的傳輸速度。
  • 人工智慧(AI)影像與應用,影音串流服務,滿足消費者日常工作上與生活娛樂上的各項需求。
  • 更高屏占比,高畫質,更窄邊框觸控產品。
  • 整合屏下指紋辨識技術、屏下攝像頭技術,為消費者打造真正全面屏的使用體驗。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 更多外型輕薄時尚的,運動或健康導向的智能手錶問市,市場發展仍以 Apple watches 為領頭羊。
  • 著重運動用途的穿戴客戶,對於 GPS、步數、心率及各種運動指標的準確度有更嚴謹的要求,此外在產品的省電也是客戶產品的重點要求之一。
  • 對於健康需求的穿戴客戶,提供準確而方便的操作方式及演算法,是市場發展的另一主軸。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在各家廠商競相投入市場後,耳機不再單純只有聽音樂的功能。未來耳機將具備更進階功能包含主動降噪、智慧語音助理、生理偵測等。此外耳機設計除了功能性之外,也將更著重在消費者穿戴體驗上,包含防水、舒適度以及人工智慧(AI)軟體的配合。仁寶除了專精在硬體開發及產品代工之外,在專業聽力軟體技術也有長期的發展規劃,更與研究單位及聽語專家教授合作,創造產品差異與市場競爭力。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本公司與策略合作夥伴將採用大尺寸超高解析顯示面板,最新串流平台解決方案、人工智慧(AI)影像處理與人工智慧(AI)聲音處理等技術,使用環保材料,結合家用聯網產品創造多元應用情境與商機,累積領先同業之技術門檻且維持長期競爭力。

AR/VR 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 AR 頭戴顯示器及空間感知模組,已受垂直應用客戶採用,進入歐美市場。
  • AR/VR 新平台(XR Platform)研發完成。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 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智能顯示器(Smart Display)和智能攝影機(Smart Camera),提供人工智慧(AI)應用,多種模式互動如語音、觸控、手勢控制、電腦視覺等是未來的趨勢。
  • 支援 Matter 協議,連接更多不同生態圈的智慧家庭產品。
  • 雲端與邊緣運算能力、數據分析、使用者行為學習等整合軟體服務,將是關鍵競爭力所在。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一直以來,垂直產業的產品進入障礙高,相對地投資者少。隨著物聯網產業的需求日增,競爭者也相對的增加。因此仁寶本著在資通訊技術的領導者地位,導入一些新技術,如 5G、人工智慧、多重感知判別、低耗能裝置的設計能力等,以用來提升競爭優勢。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儀器,設備與配件

智慧運動

由於專業運動使用者市場對於科技輔助器具需求明顯存在且穩定成長,仁寶已與世界頂尖運動單位合作開發並打造更適合職業運動員的產品。同時跨展業與健身房相關業者合作,協助打造各場域量身訂造的專屬配套,提供使用者與業者最有效的運動解決方案與溝通平台。

醫療器材與健康照護相關產品

近年來,新式生醫感測器與配套軟硬體如 MCU/軟韌體/生醫材料逐步發展成熟,而新創醫材的開發與發展也達到下一階段。

管理系統
  • 電子病歷與智慧醫病房解決方案
    • 美國是目前最高等級(Level 7)電子病歷與醫院管理系統最普及的國家,而世界各國也將陸續跟進。此產品需要具備輔助醫師與護士的功能以及操作的便利性,而仁寶透過與國外優秀廠商異業結盟方式積極引進台灣醫療產業,並希望透過台灣成功模式快速發展進入亞洲各國。
  • 定點照護(Point of Care)解決方案
    • 高齡化社會及服務差異化的醫療服務,使得長照安養中心與月子中心特別風行。此管理系統可提供業者完整的方案,特別要求可與多種醫療器材互聯並同時保障隱私權。仁寶已投入相關軟硬體開發,並與暨有醫材廠商合作耕耘此市場。
車用電子(AE)

車用資訊通訊系統 (Telematics) 、汽車資訊影音娛樂系統 ( In-VehicleInfotainment ) 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

伺服器(Server)

機架式伺服器仍為現階段主流產品,主因為機架式伺服器可隨業務發展而易於擴充,塔式電腦因便宜仍受中小企業廠商青睞但市占率逐年下降,刀鋒伺服器因高成本之故,有逐步被架構較簡化的高密度伺服器來取代。
Data Center 所需伺服器之量逐年增加,雖然已相對造成傳統企業級伺服器需求量的減少,但最終會達成平衡。如何保持設計上的彈性及快速反應客戶需求將是除了 CP 值以外的決勝點。

技術及研發概況

研發費用

開發成功之新產品或技術

筆記型電腦 (Notebook)
  • 高階產品:推出專業高效能機種,搭配超高解析度(4K)、高刷新率(360Hz)螢幕與高效能顯示卡滿足追求高效能的遊戲玩家或創意工作者的需求。
  • 主流產品:持續推出 16 吋及 14 吋產品,薄型化、低電壓、窄邊框及 16:10 長寬比之螢幕設計,搭配英特爾 (Intel) / 超微 (AMD) 最新製程處理器,區分為具備內建顯示或外加高性能獨立顯示的機型。
  • 商用產品:針對企業用戶設計的商用型筆電,將以強化其結構性設計及安全保密的功能,提供不同規模的大型企業集團、中小型企業、教育市場等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另導入安全機制,如指紋辨識、臉部辨識、語音辨識、視訊隱蔽等技術以提高其安全及保密性的訴求。
  • 特點產品:研發極致薄型筆記型電腦,其技術創新將成為業界之標竿。雙螢幕和可折疊式筆電等次世代的筆電設計也將成為新亮點。
超薄筆記型電腦 (Ultraslim Notebook)
  • 完成多台超薄型筆記型電腦,成功量產上市並獲得許多國際大獎。
  • 效能也不因為超薄型設計而有所犧牲。
  • 除了輕薄設計外,低功耗也成為主要訴求。
  • 導入窄邊框螢幕面板使超薄型筆記本的外型更加時尚簡潔,螢幕視覺效果也更為提升。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 完成全新 2-in-1 筆電設計,已量產上市。
  • 創新設計更穩固的轉軸設計,並研發精準對位且輕易拆卸 2-in-1 筆電在各種模式的操作上更具使用者便利性。
一體式電腦(AIO)
  • 完成主流市場一體式電腦研發設計,已量產上市。
  • 開發新型平躺便攜式設計的一體式電腦,已量產上市。
  • 研發電競市場導向的一體式電腦,已量產上市。
  • 掌握不同觸控技術並支援觸控筆與推出 19”~27”多種尺吋一體式電腦。
  • 研發搭配無線充電技術的一體式電腦。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 5G O-RAN 方案,包含 ORU、ODU、DU 加速卡及 OCU 等解決方案,於 112年巴塞隆納國際通訊大會發表,將陸續取得通訊產品認證正式量產。
  • Qualcomm SDX72/55 R17 M.2/LGA 5G 通訊模組於 112 年開發,將陸續取得通訊產品認證正式量產。
  • Mediatek T830 R16 LGA 5G 通訊模組將於 112 年開取得通訊產品上市認證。
  • Qualcomm SDX62/65 R16 M.2/LGA 5G 通訊模組於 111 年完成開發,將陸續取得通訊產品認證正式量產。
  • 5G NR 整合型小基站,包含 SUB-6 及 mmWave 等不同解決方案的小基站於110 年開發完成並取得海外通訊產品上市認證。
  • Mediatek T750 M.2/LGA 5G 通訊模組於 110 年開發完成取得通訊產品上市認證。
  • Qualcomm SDX55 M.2/LGA 5G 通訊模組取得通訊產品認證,包含 GCF、CE、CCC、TELEC、FCC、PTCRB 等,已於 109 年度正式量產。
  • 5G 終端,室/內外 CPE 與分享器 MiFi 等產品,於 109 年度量產,延伸 5G 通訊模組至更多種類 5G 裝置。
平板電腦(Tablet)
  • 成功開發並量產高性價比影音串流娛樂及企業用途之 WiFi 平板。
  • 成功開發並量產具無線充電功能之平板。
  • 成功開發並量產新一代具無線充電功能的電子書。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 滿足不同定位產品需求,如奢華精品的高質感材質及外觀設計、無線充電,主打戶外運動型的離線地圖、高精準 GPS 定位及高防水等級需求,也可因應時尚與 3C 品牌輕薄省電、窄邊框、客製多樣造型,滿足消費者多用途使用的智慧型手錶陸續發表出貨。
  • 成功開發並量產 LTE 智慧手錶,提供消費者實用與時尚兼具之選擇。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 成功開發並量產兼具智慧語音助理的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 長期投入高端人工智慧(AI)軟體技術與硬體設計經驗,開發出具降噪及增強人聲功能之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 成功開發醫療等級助聽器。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 成功開發最新影音串流智慧電視平台。
AR/VR 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 面對企業以及工業使用市場,開發出 VR/AR 一體機及空間感知整合光學模組,已獲得多家應用廠商導入,於企業專用系統進行整合驗證。
  • 與高通公司入深度合作開發新世代 5G+AR/VR 平台設計參考方案,5G+AR/VR智慧型顯示裝置之先驅。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 智能屏幕(Smart Display)與智能音箱(Smart Speaker),已成功量產上市,並獲得北美與全球市場之肯定。
  • 數款智能攝影機(Smart Camera)已完成開發並上市,並獲得 2021 iF 設計獎肯定。
物聯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 AR (擴增實境)以及 VR(虛擬實境)眼鏡已開發完成,皆已經量產出貨給國外客戶。
  • 智慧電表無線傳輸集線器開發完成,已經量產出貨給國外客戶。
  • 潛盾式與頂升式的 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已經量產,除陸續導入到仁寶工廠,也同步開始與系統整合商合作,已經出貨給客戶,並持續推廣於業界。
  • 叉車式 AMR 目前在測試階段,已經鎖定客戶,預定 112 下半年出貨。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 智慧運動
    • 仁寶自主開發得的智能運動地墊(Stampede)榮獲 2023 台灣精品獎與 2022新五項運動代表,逐步將產品延伸至各縣市國民運動中心,今年進一步嘗試於飯店業、建築業擴展應用,圍繞著科技加上健康生活的理念持續推廣智慧運動。
  • 電子病歷系統與智慧病房解決方案
    • 以北部醫院為首,進行場域建置與測試計畫,現階段計畫已完成,並持續推廣至其他醫療院所。
  • 定點照護(Point of Care)解決方案
    • 在台灣,現已有超過 10 家以上定點照護中心陸續試用與正式啟用本解決方案;中國地區也已有數家指標長照中心洽談並陸續開展相關合作計畫。
  • 新創醫材
    • 多項新創醫材合作開發案已陸續執行中,陸續獲得 FDA/NMPA/CE 各國認證並推動上市。
車用電子(AE)
  • 已量產系統及模組化的設計研發產品。
伺服器(Server)
  • 通用型機架伺服器(General Purpose Rack-mounted Server)
    • 遵照 Intel 及 AMD 產品藍圖,推出 1U、2U 通用型機架伺服器。在設計上保留高度的彈性,可以藉由 BOM Option 的方式快速組合出客戶所需的產品規格。
  • 邊緣運算伺服器
    • 與電信業者合作,適用於 5G 通信機房佈署。對環境因素的通盤考量,讓此伺服器大幅提昇對於邊緣計算業務的即時支援,並尋求與歐美電信業者合作之機會。
  • 高容量存儲伺服器
    • 推出 4U 機種,此產品包含 36 個 3.5”硬碟搭配雙 Intel Xeon 處理器,提供雲端業者強大的處理能力及更大的儲存容量,以期服務使用者更多的應用場景。另外,也在尋求更多硬碟容量的解決方案,以提供客戶更多選擇。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 適切觀察市場,掌握疫情脈動,強化新設計理念,產品著重差異變化,並推出符合市場需求之產品。
  • 精進營運效率,並藉此更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使業務量的成長率遠大於市場的平均值。
  • 全力鞏固物料之供給,以滿足客戶出貨需求。
  • 提升運籌管理之完整與機動性,以縮短交貨時程。
  • 在不同的產品領域,擬訂不同的市場策略。主流產品搭配各項新技術及功能模組化,以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及多樣性。針對特點產品,以前瞻性角度開發新產品的設計概念,成為創造產品市場的焦點。在低價產品中,除考量價格競爭因素外,仍需考量使用者功能需求。
  • 生產基地位置的多元化,藉以分散單一生產基地及地理政治風險,降低製造成本,增進產品之競爭力。
  • 密切注意智慧型裝置產品之市場趨勢演變,發展出適合代工客戶及市場之產品概念,並藉由可行之設計,幫助客戶推出差異化之產品方案。
  • 持續縮短產品開發時程,優化供應鏈管理能力,配合高品質之堅持,提供客戶更具市場競爭力之產品。
  • 全力維繫既有客戶之合作關係。除維持既有客戶之高滿意度,並持續提升合作之產品數量。同時間尋求其他新客戶之合作機會,使公司智慧型裝置產品之業務成長率優於市場平均。
  • 提高產品利潤,並盡力達成產能利用率之最大化,以提升公司整體之營運效率及獲利能力。
  • 累積多年來資通訊產業的研發能量,快速且有效率的切入高成長的 5G 通訊市場。
  • 透過多項異業結盟策略,快速發展多角化產品線並在最短時間內鞏固客戶關係並發展為共同成長體系。
  • 密切觀察元宇宙對市場的影響,推出符合市場需求之產品。

長期業務發展計畫

  • 以創新的精神,加強產品附加價值,提高公司長期核心競爭力。
  • 加強與客戶之合作關係,提供產品規劃、研發、製造以及全方位的售後服務。
  • 加強水平與垂直整合,將集團關係企業之相關零件、產品進行整合,並與客戶策略聯盟,提供客戶更加便利與完整的服務。
  • 透過與供應鏈中主要零件供應商之策略聯盟,持續優化精進產品之品質、開發流程及成本結構,提供客戶更完善、更具競爭力之服務及產品。
  • 與集團內其他關係企業進行更密切之水平與垂直整合,創造並提升客戶對公司/集團長期之合作黏著度。
  • 深耕自身之創新能力,務求比客戶更敏銳之市場判斷,提供客戶更具高附加價值之產品及服務方案,以提高公司之長期核心競爭力。
  • 經由上下游整合與長期合作,逐步建立以服務為導向的新商業模式及營收來源。
  • 透過異業結盟的關係,加強公司團隊學習廣度,為未來新事業與產品開發作準備。
  • 培植關鍵技術掌控能力,佈局高階產品線並爭取與世界大廠合作契機。
  • 持續強化智慧型裝置產品之核心通訊研發能力與技術整合服務能力。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111 年度主要產品銷售地區分佈如下

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 IDC統計數據顯示,111年度由於需求趨緩加上宏觀經濟的不穩定,全球筆記 型電腦出貨衰退近19%。展望112年度,經濟逆風與通路庫存去化問題依然持續影 響年初的出貨,然因新世代處理器與顯示卡的問世,加上經濟景況有望在下半年 復甦,因此出貨將逐季增加。
  •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 超薄筆記型電腦推出後,廣受市場青睞,輕薄型機種不僅只限於高階市場, 越來越多中階和入門機種也開始朝薄型化設計發展。根據IDC統計數字顯示,111 年度全球超薄型筆記型電腦 (最厚處<18mm) 出貨量達 7,165萬台,在全球筆記型 電腦市場的佔比已逾33.8%。112年度預估在x86與ARM架構處理器龍頭相互競合的 局勢下將有更多輕薄筆電現身。
  • 電競筆電 (Gaming Notebook)
    • 隨著疫情逐漸和緩,人們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而減少對遊戲的依賴。但從市 場數據顯示,疫情之後許多玩家仍然保持的對遊戲的熱愛。根據IDC統計數據,111 年度全球電競筆電出貨量仍達2,725萬台,在全球筆記型電腦的佔比約12.8%。112 年度有望因輝達(Nvidia)與超微(AMD)雙雙推出全新架構顯卡的帶動另一波 電競筆電的購換需求。
  •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 2-in-1筆電經過產業鏈的努力,成本及售價已下降許多,慢慢被多數的消費者 所熟悉及接受。根據IDC統計數字顯示,111年度全球2-in-1筆電出貨量約為9,917 萬台,預估112年度,各廠商將推出更多樣化產品,並持續整合5G與AI等的新應用 ,整體2-in-1筆電的應用面將會更廣並帶來更多的商機。
  • 一體式電腦(AIO)
    • 根據IDC統計數字顯示,111年度全球一體式電腦出貨量為1,058萬台,預計112 年度將持平。仁寶也將持續耕耘此一市場。
  •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 根據最新市場研究報告指出全球 5G小基站市場規模將在 2028 年達到 179 億美元。SNS預估全球行動專網設備市場規模 2025 年將成長至 34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34%,愛立信報告更指出 2026 年 5G在垂直應用市場將達到 1.32 兆美元。針對龐大 5G小基站及 5G O-RAN專網應用市場,仁寶積極投入開發 5G小基站與5G O-RAN專網解決方案,已與多家營運商與產業夥伴深度整合及合作,正式搶進5G小基站設備與 5G O-RAN專網解決方案供應鏈,進軍全球市場。
  • 平板電腦(Tablet)
    • 2022 年受烏俄戰爭持續、全球通膨及升息影響,全球出貨量微幅衰退。展望未來 5 年,各國為抑制通膨採升息政策卻削弱經濟成長,續使消費緊縮、企業支出撙節,將不利於市場已步入成熟的平板電腦出貨。儘管市場趨勢將持續衰退,但二合一平板(Detachable Tablet)在未來幾年的出貨量將超越一般平板(Slate Tablet),因此仁寶亦將朝二合一平板及較大螢幕尺寸設計,結合 4G/5G通訊技術,切入商務用平板市場。
  • 智慧型手機 (Smartphone)
    • IDC下修 2023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測值到 11.9 億支,年增率為-1.1%,預期要到 2024 年才會出現復甦。2023 年上半年多數地區出貨量達雙位數衰退,第三季有機會轉為成長,第四季則有機會出現雙位數成長,上下半年有明顯轉變。仁寶也與現有客戶投入在高性價比與具備 5G通訊之機種,拓展新客戶,確保穩定的銷售動能。
  •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 根據IDC的預估,智慧型穿戴裝置未來幾年市場需求仍穩定增加,仁寶除了開發更合適的感應晶片運用在消費者的核心需求上,結合 4G及其他通訊技術多元化的應用外,聲控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也是市場持續成長的潛在動能。持續累積相關的技術經驗並將觸角延伸到更多樣的穿戴型產品線。
  •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 根據IDC數據顯示,無線耳機產品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強勁的成長態勢:不管是單獨販售或是與現有產品如手機、連網手錶的搭配銷售。隨著更多廠商投入市場,競爭也將更將激烈。為創造競爭優勢,仁寶在無線耳機的產品開發方向也將朝更長效的電池結構、優質的聲音體驗、更高效的無線通訊技術,以及更智慧的輔聽功能及人機互動體驗。
  •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 根據市調公司預估,112 年度全球液晶電視仍受到通膨、需求不振、面板減產等影響,市場預計將持平或小幅衰退。在後疫情時代市場對於智慧顯示產品發展除持續優化影音規格發展之外,將更多朝向抗菌與環保永續等技術的方向成長與發展。
  • AR/VR 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 根據IDC預估平均年成長率(CAGR)將超過八成,全球AR/VR裝置之出貨量將持續升高,將成為下世代個人運算平台。仁寶將提供商用以及一般消費性AR/VR智慧型顯示裝置產品。
  •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 2023 年經濟衝擊因素可能趨緩,預估智慧音箱出貨量將回升到 1.58 億台,年成長轉為 5.3%。隨著智慧家庭裝置技術的不斷發展,該市場正有擴大市場大餅的潛力。如今AI、非接觸式技術、藍牙音箱控制、智慧健康助理和智慧家庭健康技術等,都將成為主要的市場驅動力,配合Matter的到位,仁寶亦將積極搶進未來相關裝置需求。
  •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 根據 Gartner 在 111 年第四季的預測,112 年智慧連網裝置可達 19 億個,比111 年成長 15.5%;111 年產值將達到美金 5,195 億。到 114 年,智慧連網裝置將達 23 億個,產值更達到美金 6,613 億,足以顯示市場的需求強勁。
  • 伺服器(Server)
    • 根據 IDC 統計數字顯示,111 年度 x86 伺服器需求可逹 1,676 萬台,預計 112年度將達近 1,718 萬台。伺服器未來幾年會持續成長,主要之成長動力來自於雲端需求,伺服器之出貨量主要來自 x86 伺服器,約占總出貨量之 90.65%,而機架式伺服器有較大之市占率,仁寶已積極介入伺服器市場。

競爭利基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本公司設計開發團隊對於市場變化具有產品快速商品化之反應能力。同時,為提高產品競爭力,特別設立技術研發團隊,負責新材料與新技術的開發,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此外,對設計與研發團隊所開發出之新技術,也建立完善的保護智慧財產權機制。
為因應筆記型電腦產業逐漸受到手持裝置的影響,消費市場銷售逐漸下滑,競爭方式須轉為急速的應變及更人性化的設計。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仁寶在各項技術及研發能量持續保持領先,設計面也充分展現創新求變,預計 112 年度也將秉持原有優勢,全力協助客戶搭載x86 與ARM平台開發更具優勢的超薄筆記型電腦。

5G 終端應用產品(5G Module, 5G User Equipment)

  • 具電路、通訊、外觀、防水、散熱、整機、等設計研發與製造一條龍的設計服務與製造能力。
  • 5G 通訊產品取得全球主要法規與 5G 網路營運商之互通測試與認證。
  • 5G 產品陸續取得通訊產品認證,包含 GCF、CE、CCC、TELEC、FCC、PTCRB等。

5G 小基站、5G O-RAN 專網及應用解決方案(5G Small Cell and 5G O-RAN Private Network solution)

仁寶首度發表的 5G 小基站系列將天線配置全面提升,大幅增加數據傳輸速率和準確性,更將網路訊號有效增強,強化室內覆蓋範圍以及戶外長距離傳輸的能力,打造業界最快的 5G 小基站。

平板電腦(Tablet)

未來會積極將智慧型手機累積之經驗及能量,提供客戶支援 4G/LTE/5G載波聚合通訊能力之產品,以滿足市場新興之需求。

智慧型穿戴裝置(Smart Wearable Devices)

本公司領先世界同業率先開發多款穿戴式產品,為Google,高通等先進業者長期策略夥伴,共同開發及研究創新技術。產品線多元,囊括影像、聲音、無線、穿戴材料等多項先進技術,領先業界。

無線智慧藍芽耳機 (Smart Hearable Devices)

仁寶於智慧行動裝置開發已有多年經驗,在聲學、無線通訊技術、結構設計上均具有專業研發與設計能量,完整的產品測試設備與製造流程。藉由強大產品設計能力、供應商夥伴關係與成本控管能力,可提供銷售商或品牌商完整的解決方案,滿足產品符合市場期待與需求。

智慧顯示產品 (Smart Display Products)

積極調整各生產基地與供應鏈之間資源分配,持續深耕客戶與廠商之策略夥伴合作關係,開發最新串流影音平台,整合跨領域材料如抗菌與環保等研發資源以符合環境永續經營趨勢,進而提高競爭門檻,以期創造雙贏格局爭取市場占有率。

AR/VR 智慧型顯示裝置(AR/VR Smart Devices)

仁寶持續與高通公司深度合作,以既有電腦通訊產業的研發設計能力,連結5G通訊與雲端軟體平台,提供客戶完備的軟硬體解決方案,並提供客製化的服務,使產品更符合市場期待。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仁寶將藉由既有在電腦通訊產業的研發以及韌體的設計能力,並連結開發雲端軟體平台,提供客戶完備的軟硬體解決方案,並提供客製化的應用,使產品更符合市場期待。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仁寶將延續過去在筆記型電腦的研發設計能力,用模組化的概念設計不同領域的產品規格,提供客戶完善的解決方案。此外針對特殊測試標準(如工規及其它垂直產業),重新設計工廠生產線以符合規範。另外對於垂直產業在產品的可靠性更為要求,並且針對不同客戶需求研發軟硬體模組,使服務方案更為完善。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仁寶將藉由暨有的資通訊整合實力與雲端平台,並通過各種異業結盟快速發展全面與多角化的產品服務,以快速切入並滿足各種客戶需求。

車用電子(AE)

應汽車產業三大發展主軸(電動化、連網、ADAS/AD),本公司在既有產業業務基礎下,持續整合關鍵技術並運用IT產業特色優勢,與客戶進行同步工程開發,提供符合成本效及 0 PPM交貨品質之各種汽車影音娛樂系統與通訊系統解決方案,併同新產品技術開拓新客戶市場商機。

發展遠景之有利、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不利因素
  • 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定造成全球動盪。
  • 國際經濟受到通膨上揚、債務與所得不均、變種病毒來襲而放緩。
  • 產業競爭力從各自分工轉向垂直整合態勢,投資成本與市場構面擴大,經營難度升高。且紅色供應鏈崛起,台灣筆記型電腦產業相關業者也必須積極迎戰中國設計開發組裝勢力的擴張。
  • 筆記型電腦產品成熟度高,需要更多元、更有價值的產品功能創新及市場區隔。
  • 太多競爭者介入物聯網市場,由於良莠不齊,導致物聯網產業競爭激烈。
  • 智慧型手機持續價格競爭,對品牌客戶影響大。
  • 整體平板電腦市場需求減緩,競爭壓力劇烈。
  • 穿戴式裝置仍在起飛的階段,須持續擴增經濟規模。
  • 5G 通訊將應用於各種產業,初期為基礎建設及實驗測試階段(POC),許多創新商業模式仍處於萌芽期,大規模應用仍需時間。
  • 在全球化、科技化、產業加速變遷之趨勢,面對中美貿易競爭,台商返台投資大量人才需求招募競逐下,優秀人才招募不易。
對策
  • 公司策略以創新為主,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服務為首要目標。
  • 提升品質及加強生產效能,達到降低製造成本之成效。
  • 充分利用全球新興國家之土地、人力等資源優勢,降低生產及基礎研發成本。
  • 加強產品設計審查以及建立完善之設計文件資料庫,以提升設計效率與品質,並降低成本。
  • 對新興市場,加速開發新客戶及拓展新的產品線。
  • 因應商用市場需求,推出性能與攜帶性兼備的輕薄筆記型電腦與客戶一同搶攻商用市場。亦可推出低單價產品進攻以價格取向為主的新興市場及教育市場。
  • 遊戲市場日漸多元化,各種新技術也引發消費者產品替換的需求,可推出多種價位的電競筆記型產品迎合消費者所需。
  • 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並與異業結盟,要旨在於快速切入市場需求並保留彈性以滿足客戶需求。
  • 逐步培養內部創新人才,厚植高階醫材開發能量,並與世界醫材大廠策略性合作,共創雙贏與長期配合模式。
  • 持續加強與平台業者的合作,提供硬體加軟體加服務的解決方案。
  • 擴展 5G 通訊技術至更多產業與產品,建立技術門檻與持續創新應用。
  • 提供 AR/VR 完整軟體解決方案並與異業結盟,能快速切入市場並保有彈性滿足客戶需求。
  • 開發高端聲學技術並與聽語專家教授及台灣知名聲學研究中心合作。
  • 逐步培養內部人工智慧(AI)之研發人才,舉辦人工智慧(AI)研習課程。
  • 提升員工福利、薪資等待遇條件以留住人才,分散研發據點以加大優秀人才來源,並向國際招攬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類比數位化應用硬體平台,搭配特定開發的軟體使用,用途可包括資料編輯處理、文書編輯、排版、繪圖應用、網路瀏覽、通訊傳播、視聽娛樂、影音創作及數位遊戲等應用。
■超薄筆記型電腦(Ultraslim Notebook)
強調輕薄並兼顧使用性能與電池效能的筆記型電腦,符合消費者對便利攜帶及生產力並重的需求。
■電競筆電(Gaming Notebook)
高效能硬體配備與具有電競風格外觀設計的筆記型電腦,讓遊戲者能夠透過電競筆電充分沉浸在遊戲的世界裡。
■2-in-1 筆記型電腦(2-in-1)
多種操作使用模式並搭配觸控螢幕既可當平板亦可為標準筆記本電腦,以Windows 10 及最新Windows 11 作業系統為主軸並可選配觸控筆,滿足消費者對行動運算裝置與日俱增的需求。
■一體式電腦(AIO)
外形優美適合家用、商用與專業設計,強調觸控介面輸入與商業軟體應用,運算能力強。
■智慧家庭裝置(Smart Home Devices)
家電智慧控制與感測,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智慧生活服務。
■平板電腦(Tablet)
手持觸控多媒體行動閱覽,以及線上資訊應用。
■智慧型手機及通訊模組(Smartphone & Module)
個人通訊及上網使用。
■物聯網垂直產業應用產品(IoT Vertical Solution)
透過彈性的硬體設計與各應用領域客製化軟體,並提供雲端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與異業結盟,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與服務,開創出與以往不同的應用。尤其是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與VR/AR眼鏡相關的產品,有別於傳統的產品開發,針對客戶的需求,會需要不同程度的客製化;但相對的此類客戶也有高度的忠誠度。
■智慧醫療與健康照護(Smart Medical and Healthcare)
透過科技與物聯網技術滲透居家與定點照護族群,並逐漸以自有周邊軟體整合產品達成全面性解決方案,提供使用者最方便與即時性的智慧健康照護,並強化使用者對產品黏著度與品牌依賴度。
■車用電子(AE)
*車載影音娛樂系統
*車用通訊(4G/5G)系統。
*ADAS安全警示系統。
■伺服器(Server)
具有較高計算能力,可儲存大量資料並安裝不同用途的運用程式,分析大量資料,提供企業、資料中心及雲端的各種應用。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中央處理器及晶片組(CPU/Chipset)

筆記型電腦(Notebook)

Intel 仍主導筆電 CPU 市場,市場占有率約 68%,AMD 則佔據 18%。ARM架構 CPU 持續瓜分 X86 CPU 占比,APPLE ARM CPU 在全球筆電市場疲軟下保持韌性, 滲透率成長至 12%。除 APPLE 之外,高通與聯發科也預期在 113 年推出基於 ARM 架構的筆電方案,預估 114 年 ARM 在筆電市場占比將超過 21%。
新產品方面,Intel 於 111 年 Q4 已推出 10 奈米 Raptor Lake,新一代的低階CPU Alder Lake N 於 112 年 Q1 已推出,預計 112 年 Q4 將推出 7 奈米的 Meteor Lake 搭載台積電 5 奈米製程 GPU,Intel 20A (2 奈米)製程技術的 Arrow Lake 則預計於 114 年第一季推出。AMD 則於 111 年 Q3 推出 6 奈米的低階 Mendocino,並於 112 年 Q1 推出 4 奈米的高階 Phoenix。

智慧型手機及通訊模組(Smartphone & Module)

112 年手機市場前景並不明朗,尤其去年銷售動能下滑最多的非旗艦機。需求規模短時間看來還無法確定能否復甦,庫存去化程度受影響。112 年全球 5G智慧手機的銷售滲透率預計超過 60%,全球經濟疲軟持續衝擊消費信心,市場對2023 年全球手機出貨成長看法偏向保守。中低階機種今年銷售表現好壞,關鍵將會落在印度及東南亞對手機消費力道的成長力道,以及中國市場的復甦情況。
隨著相關技術逐漸成熟、跨產業深化合作,以及新興市場開始導入 5G,其影響力在 2023 年將更為明顯。2022 年全球約有 31% 電信營運商提供 5G 服務,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到 2026 年將達到 171.1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8.67%。由於自動化設備、無人機、家庭自動化設備、自動駕駛、多人遊戲、視訊會議、網路直播、遠距醫療和擴增實境(AR)的快速發展,5G 網路滿足了消費者對更高網速的需求以及對行動數據服務需求的增加,將顯著推動全球 5G晶片市場成長。

記憶體(Memory)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

因疫情及全球高通膨影響,筆電、手機、伺服器等需求疲弱,供給面三大原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出貨衰退且庫存大增,DRAM 價格自 111 年 Q1 進入跌價週期,且市場需求於出貨旺季 111 年 Q3 仍不見起色,庫存去化困難且需求展望模糊致使 DRAM 原廠宣布於 111 年 Q4 減產與減少資本支出。111 年總體DRAM 呈現供過於求、庫存過高且價格走跌,即便價格已跌超過 50%,仍無法刺激需求。新世代 DDR5 在 111 年 Q4 量產後價格崩跌,其與 DDR4 之溢價空間縮小,可望於 112 年 H2 加速滲透市場。

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

111 年全球經濟成長下修,消費者購買力下降,企業資本支出轉趨保守,NAND Flash 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嚴重的供需失衡導致供應商庫存水位飆漲,同時NAND Flash 價格持續下跌。基於未來市場需求不明朗的預期,各家 NAND Flash原廠不得不祭出減少產出、降低投資、放緩技術升級等手段作為因應。預估 112年的全年供給位元的成長率將明顯降低至 17.2% (去年成長率 31.8%;前年成長率40.0%)。由於原廠激進的減產策略,NAND Flash 價格下行周期將會提前終止,預計供需將在 112 年下半年趨於平衡。

硬碟(HDD)

大容量的企業硬碟已成為出貨大宗,但由於企業雲端儲存業務需求緊縮再加上庫存調整,111 年 HDD 整體出貨量下滑至 3,520 萬台(年減率 42.5%),在硬碟銷售數量的供應商占比上,Seagate 約為 43%,Western Digital 約 35%,Toshiba 則為22%。
在筆電方面,112 年 HDD 市場受到 SSD 衝擊的影響加劇,隨著 SSD 持續降價,HDD 的價格優勢縮小。在性能、體積、能耗方面皆不如 SSD,且輕薄化筆電逐漸成為主流以及雲端儲存技術進步影響下,筆電目前以搭載 SSD 為主,預估 112年 HDD 的搭載率會從 8%下滑至 4%。

電池(Battery)

自 110 年開始,電池原料鋰、鈷的價格,因為電動車需求上升而上漲,連帶影響筆電的電池價格,但其中因為鈷價過高,電動車廠開始漸漸從以往的三元(鎳鈷錳或鎳鈷鋁)電池改用磷酸鐵鋰電池,以避免使用高價的鈷原料。預計在 113 年,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裝機量比例將轉變為 6 比 4。導致鈷價在 112 年 Q1 回跌至疫情前水準,連帶影響筆電電池價格於 111 年 Q4 開始鬆動。
目前筆電電池的電芯供應商以中韓日廠商為主流:中系以ATL、BYD、CosMx、Lishen 等廠商為主;韓系廠商以三星 SDI 與 LGES 為主;日系廠商則以 Panasonic為主,不過隨著日韓電芯廠漸漸退出消費型電子市場,中系筆電電芯市占已超過 7成。

面板(LCD)

受限於需求減緩以及供應鏈高庫存影響,111年Q3的傳統旺季動能未能發酵,即使筆電品牌在北美及中國雙雙祭出促銷價,銷售表現仍不如預期,111 年 10 月全球筆電面板出貨量 1,350 萬片,月減 16.1%,與去年同期相比衰退 45%,出貨量創 12 年以來的同期新低,預計終端庫存去化將持續延長至 112 年 Q2。112 年 Q1電視面板已調升報價,預估下半年筆電需求帶動下, 筆電面板將面臨報價調升壓力。
111 年仍以 14 吋和 15.6 吋的面板為主流,佔市場份額約 7 成。在大尺寸面板成長的趨勢下,16 吋 16:10 筆電螢幕逐步搶占 15.6 吋 16:9 的市場份額。16:10 筆電面板的全球市占率達到 26.4%,其中蘋果占比 12.4%,其餘品牌占比為 14%。由於 16:10 比 16:9 更接近黃金比例,也具備更高的切割效率,故目前品牌正積極導入 16:10 型號。
111 年 OLED 筆電面板出貨量達到近 600 萬片,較去年同期增長 19%,三星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並於今年停產最後一條 LCD 面板生產線,正式退出 LCD 市場。目前有三星、LGD、夏普、京東方和華星光電可提供筆電 OLED 面板,可見未來OLED 面板將在高階筆電增加占比。

最近二年度主要進貨、銷貨客戶名單

最近二年度生產量值表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表

(三) 從業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