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農 (1712.TW)》公司發展,業務介紹與現況

(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111 年度的合併營業比重

目前之商品項目

  • 農藥、肥料
  • 微生物農藥、肥料
  • 農業資材
  • 農藥原體
  • 生物防治資材
  • 精密化學品及其中間體
  • 塑膠製品

計畫開發之新商品

  • 新劑型農藥
  • 高效複合肥料
  • 生物防治資材
  • 新精密化學品及其中間體

產業概況

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國內植物保護市場因政府「農藥十年減半」政策,及登記十五年產品重登記審查等登記法令日益嚴格,並逐年禁止使用高毒性農藥產品,造成產品項目減少,新登記產品來不及補足缺口,造就生物防治資材及免登記資材登記增加,使用佔比逐年提升。肥料方面,農糧署持續推動友善農業及合理化施肥政策,及成本變動影響,造成化學肥料銷售有下降趨勢。
其次,世界各國更為重視農藥的規範,對於環保法規、農化品法規、農藥工廠設廠及農藥登記註冊更為嚴謹把關,以發展生物防治資材及生物刺激素產品為未來市場主要趨勢。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產品之各種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產品發展趨勢
  • 農藥發展以低毒、低環境衝擊、操作方便及安全有效之成品劑型或配方為開發目標。肥料發展以對土壤環境友善、增加養分吸收效率、使用方便為趨勢。
  • 以友善環境為前提,開發微生物製劑與免登植物保護資材。
  • 由於農民老化及缺工問題,開發緩釋型與微生物肥料,搭配無人機使用達到省工、省時之目的。
  • 齊全產品線,再輔以微生物製劑、性費洛蒙、生物刺激素及有機栽培可用產品,營造友好永續農業栽培環境,協助農友出生產安全農產品。
產品競爭情況

本公司對各種安全劑型之發展向來不遺餘力,針對各項劑型予以投資所需設備及人力,包含實驗室檢測儀器、pilot 設備及自動機器手臂生產設備,在技術上執業界之牛耳,並配合完善的銷售通路以提供農友最安全最有效的世界級品質。

技術及研發概況

最近二年度研究發展支出及其成果

112 年研究發展計畫

  1. 進行 10 項製程開發與改善專案,優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2. 進行 6 個新產品試車,未來導入工廠量產,擴充產品品項。
  3. 完成 15 件以上產品送樣,供應註冊登記以及顧客試驗需求,開發新客戶。
  4. 進行農藥產品新配方開發 10 項以上,後續進行註冊登記。
  5. 進行農藥產品 6 項以上配方改善,提升產品品質與降低成本。
  6. 進行農藥、肥料及微生物產品 30 件以上原體、物料及包材試驗,穩定供應源。
  7. 進行微生物及肥料產品配方及製程開發共 13 項,增加產品線齊全度。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劃

短期業務發展方向

  1. 以興農流肥培管理與藥劑組合為作物解決方案的基礎,強化品牌及全方位技術服務。透過作物群及示範觀摩活動協助農友作物管理,並納入國際大廠先正達的經銷通路,結合原有直營通路管理資源,擴大專業服務通路,以提升整體市佔率,並縮短新產品開發登記時程。
  2. 利用自有 GLP 實驗室之優勢,加速註冊資料之準備。持續與國外大廠進行策略合作,發揮採購及銷售之綜效。在印度市場與當地客戶合作,開發利基型產品。
  3. 自有品牌銷售市場:歐洲、巴西、大陸、泰國及澳洲等地,持續穩健成長,開拓當地銷售通路。歐洲、印度、越南、南美、墨西哥及北非等市場持續增加新產品、新客戶。

長期業務發展方向

  1. 臺灣農肥市場發展:積極開發微生物、循環經濟再利用資源肥料、環境友善資材及生物刺激素產品,搭配現有緩釋型產品組合使用,以達農民省時、省工、病蟲害有效管理農產品安全之目的。
  2. 國際植保市場發展:持續發展專利即將到期的農化產品,並積極投入生物性製劑開發。導入獨特產品,擴展產品線增加產品多樣性,開拓全球通路,滿足現有客戶需求,吸引新客戶。整合供應鏈,從中降低成本,提供客戶更高的價值,並提高競爭優勢,增加利潤。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產品之銷售地區

主要商品(服務)之銷售(提供)地區:臺灣、大陸、歐洲、日本、美洲、泰國、澳洲及其他東南亞各國等地。主要發展如下:

市場佔有率

本公司 111 年度肥料佔臺灣市場約 11%。農藥不含售同業原料,零售額佔臺灣市場約 17 %,結合經銷通路後,市佔率達 20%以上,居臺灣農藥市場龍頭地位。

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111 年全球農化品銷售金額 782 億美金,較去年增長 44 億美金。新有效成分開發成本過高,非專利農化產品市場占比逐年提高;大公司合併重組、異業合作,提高農化行業集中度。因應農藥減半政策,各國政府控管趨嚴,高毒性的老舊農藥逐步淘汰,由低毒農藥及低風險生物、礦物製劑產品取代。全球人口逐年增加,推動糧食需求上升,農化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短期為存量市場,長期仍是增量市場。

競爭利基

藉由臺灣完善健全的植物保護銷售通路經驗及多年農藥原體生產之技術與改良,與國際公司技術合作取得更多代工機會。利用本身既有技術積極投資大陸市場,生產興農成熟之產品,提升興農競爭利基與價值。以興農核心技術與優良劑型加速拓展巴西、泰國、大陸、澳洲通路之銷售,建立經營團隊深耕在地市場,發展自有品牌進入國際市場通路。以技術帶動銷售,以行動加強服務。

發展遠景之有利與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有利因素

工廠機動性與協調性高,藉由與大廠代工機會轉型為專業的代工廠。透過自動化生產及製程優化流程,取得競爭性之成本。另積極研發專利將過期產品,增加產品線,取得市場機會,進而增加新客戶數並提高市場佔有率。加上完整的研發團隊,製程研發、製劑研發、分析方法研究、註冊資料研究並利用 GLP實驗室的優勢功能等研發技術,協助在各國註冊以降低成本。

不利因素

面對國際局勢不穩,區域競合、各國疫情政策、通膨壓力、貨幣政策與地緣政治危機潛在直接或間接影響全球原物料的供應鏈,並且在短期內即造成供需失衡或人力及物流上的困難,使原物料及運輸的供應與價格更顯不穩定。此外,氣候變遷的衝擊及風險將逐漸變得更為複雜,且因情勢變動快速更難以照往常的經驗管理及預測判斷,對農業環境的威脅以及對作物種植季節與產品施用時機的影響須立即因應調整,導致原料準備、市場需求更難平衡。

因應對策

整合供應鏈,提升原料及產品議價主導能力,確保產品品質及市場價格競爭力;研發核心競爭產品,與國際大廠合作研究開發新產品及農藥證照取得,與海外合作夥伴建立策略聯盟(代工成品、銷售、原料採購、開發);持續強化自有通路,提高公司利潤。掌握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的市場脈動,協調整合資源,滿足客戶需求,維護公司商譽,擴張營業版圖,兼顧營收利益。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包括農業用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肥料等農業用化學品的加工生產製造及精密化學品之 OEM 及 ODM 生產。產製過程主要為自行合成或向外原廠購入原體,經加工混合、研磨、吸附等製程後分裝。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農藥原體除自行合成生產外亦由國際知名各大廠提供,配合國內物料供應產製質優、安全性高之各種農用藥劑。

最近二年度生產量值表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表

(三) 從業員工最近二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從業員工人數、平均服務年資、平均年齡及學歷分布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