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所營事業營業比重及公司目前之商品
本公司以六十多年的成衣製造經驗,為國內成衣專業製造商,依客戶之不同需求,生產各式長、短褲、洋裝、上衣、外套等,提供消費者在不同場合的適當服飾。其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成衣之生產、銷售及成衣原料之買賣。
2022 年度其占營業收入之比重如下:
計畫開發之新商品
目前本公司除依客戶之需求及流行趨勢開發不同之成衣款式外,仍將持續加強各種服裝打版、製作、水洗技術之研究及改善,擬與布廠策略結盟,結合上下游專業能力,研發多元化品項,創造雙贏營收。
產業概況
國內產業概況與發展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產品之發展趨勢
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各式成衣之加工製造及材料與商品之買賣。由產業情況、經營環境及未來市場可能供需變化。其假設依據如下:
成衣自製
係指指接單生產之預計銷售量、值。本公司主要市場為美國地區,近年來積極開拓亞洲市場、歐洲市場,且因應中美貿易帶來的不穩定性,中國廠區業務更致力拓展中國內銷品牌市場,結合新生產據點與利用代工廠提昇整體產能規模下,業績將持續成長。
商品買賣
- 成衣買賣:係依據未來一年市場狀況,與擴展亞洲、歐洲市場及開發中國內銷品牌市場後,預計業績將略有成長。
- 材料買賣:係指透過本公司代子公司進料之預計值,其係以子公司未來一年可能產銷量,核算子公司預計成本率及本公司預計銷售毛利率予以估計而來。
競爭情形
全球主要國家紡織產業趨勢
根據 WTO 2022 全球數據資料統計,2021 年全球紡織品及成衣貿易總金額達9,031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加約 16%。全球主要大廠相繼投入 AI 技術發展,並以自身所擁或累積之數據分析能量持續挖掘市場趨勢洞見,進而提供企業客戶、或自身投入布局最佳戰略位置。對紡織服飾製造業者而言,若能掌握消費市場需求,將可快速反應市場、減少商品開發從概念到最終產品的時間、及降低進行商業決策時之風險。
過往我國紡織業者被動等待品牌客戶單向提供預估下單量的情形,勢必隨著滾動式訂單(Rolling Order)的不確定性增加,及急單/追單(Chasing Order)的頻率提升而改變。另外受到川普經貿政策之影響,美國正式退出 TPP 後,雖部分程度降低越南對外資的吸引力,然台灣紡織業者在越南建構產業群聚的速度將僅減緩而非停止。
全球紡織成衣貿易統計
2021 年全球成衣貿易額 5,488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加 21.9%;服裝出口方面,中國、歐盟 28 國、孟加拉國和越南為四大服裝出口國。2021 年全球紡織品貿易 3,542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加 7.8%;中國大陸、歐盟 28 區和印度仍然維持前三大全球貿易紡織品出口國位置,其次是土耳其、美國、越南,台灣位居第九位,出口金額約 90 億美元。
全球主要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國家
2021 年全球成衣貿易 9,031 億美元,較 2020 年增加 21.9%;最大成衣出口國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大陸、歐盟及孟加拉,孟加拉 2021 年出口超越越南,再次成為前三大成衣出口國;其中中國大陸出口金額高達 1, 760 億美元,而台灣部份,2021 年台灣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新台幣 175 億元,僅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的5.06%。
2021 年全球前 10 大紡織品主要出口國
2021 年全球前 10 大成衣主要出口國
全球主要紡織品及成衣進口國家
2021 年全球前 11 大紡織品主要進口市場
2021 年全球前 11 大成衣主要進口國
技術及研發概況
本年度截至年報刊印日止投入之研發費用
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 工票系統。
- IE 工時分析系統。
- SSP 馬克雲端系統。
- 建立 3D 資料庫。
- 3D 雲端資源共享。
- 3D 模擬系統加快打樣核可率。
- 運動機能產品完成開發生產。
未來年度研究發展計畫
- 建立海內外廠技術改善創新分享與評比。
- 打版團隊精實計畫,人才儲備計畫,專業與技術傳承。
- 全球海內外廠 2D+3D 技術分享與提升。
- 自動化機器與輔具創新持續使用。
- 全方面提升技術領域。
- 協助海內廠技術提升,教育訓練。
- 虛擬化技術建構出多重模擬環境或專用資源。
- 精進雷切昇華技術。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內容
長期計畫
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價值及最適資源配置
提升設計開發部門功能,透過與業務單位之密切合作主動提案發揮綜效,建立技術研發部門權威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包括人才交流、專業技術團隊,長期培養技術人才,持續精進製程與技術,提高競爭力,訂製資訊後勤支援系統,建全資訊整合平台,完全掌控訂單透明度,減少模糊溝通與去除不必要的重複成本。透過組織調整,持續培育精英人才,創造中間幹部價值,提升高階主管經營能力,使公司資源達到最佳化配置,以因應內外在環境變化。
海外廠多產區優勢強化
因應國際情勢及內外在環境變化,當產區發生異常狀態時,其他產區可即時支援產能,2022 年因疫情影響雖未擴增產能,但因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及持續導入提升既有產線的效率及品質,並且建立各廠區特色專注於其核心價值,運用各廠區優勢廠區專精化,發展適合屬性之產品,因應下半年訂單回歸,適時適當增加調整各產區產能。
建立策略合作夥伴、開發在地供應鏈
針織、運動服品項穩定成長,醫療、軍工、制服品項導入,擴大水平整合的廣度;透過與布商的策略聯盟合作,達到垂直整合的深度,無論前端設計、主副料開發及後端水洗等均具加乘效果,提供客戶更多樣化及獨特性的產品選擇,進而增加客戶粘著度。開發在地供應鏈,主副料直接在地生產供貨,有效縮短 Lead time 及配合客戶策略將供應鍊移轉。
整合內外部資源推動 ESG 永續經營發展
掌握市場,整合內部、同業與跨域資源,發揮整體綜效;關注淨零排放議題投入教育訓練,致力讓成衣業及供應鏈成為低碳產業,從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面向,以企業專業發揮社會影響力,努力於資源連結、翻轉教育、地方創生、永續城市與循環經濟等,有夢想、可持續性、多樣性,善盡企業責任提升客戶形象,持續推動永續發展。
短期計畫
開拓既有客戶新品項、新客戶、新市場、新生意型態
聚焦具有成長動能的既有客戶並爭取其新品項,搶攻既有客戶高端品牌進行轉骨,並積極開發可淡季平衡及高單價新型態的客戶。透過自動化設備提高競爭門檻,持續引進自動化機台以因應少量多樣訂單同時提升量大款生產效率。利用多產區優勢持續拓展內銷市場,在柬埔寨、中國、台灣內銷市場已有顯著成效,更將觸角延伸到醫療、軍工、制服,對各個領域的商機都予以重視並積極開拓。
強化 KPI 管理,控制費用,克服異常
建立有效績效管理制度,降低未出口率、遺失率、庫存布,提升營運績效;細緻化管理,從各個面向節省成本提升毛利;訂定各流程標準作業程序,更嚴謹管控杜絕異常,如有異常提早發現提早因應。
數據管理資訊接軌
強化 ERP 系統,導入工廠 MES 系統,加強系統間的資訊串流,將過去累積的數據與經驗以新的方式再生。運用系統串連各流程資訊,從接獲訂單、進行生產、流程控制一直到產品完成,主動蒐集及監控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產資料,以確保產品生產品質。
科技投資,數位化轉型
3D 打樣替代實體打樣,節省主副料跟時間成本,催生 3D服裝模擬系統落地;導入 RPA 提升訂單作業效率,節省時間跟人力來優化其他管理流程及服務客戶;AI 圖像辨識搜尋既有資料快速報價,結合圖像工段快速計算工時;AI 視覺驗布,模擬真人視覺來檢驗出布料表面瑕疵,實現 AI 智慧型生產線;BI 商業智慧系統導入幫助管理者快速決策,從 E 化進階到數位化智能化,讓科技輔助運籌、管理。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產品之銷售地區
本公司主要產品為成衣,包括長褲、短褲、裙、洋裝、夾克等,主要為外銷,以美國為最大宗,銷貨值及其分佈狀況列示如下:
市場價值
台南企業為專業的成衣製造公司已六十多年,在成衣生產與技術研發的能力高度受國內外客戶肯定;同時已培育無數之成衣產業人才,近年來中堅幹部已逐步發揮影響力,在公司內擔任要職且做出貢獻,並積極培訓管理面與技術面之儲備幹部有所成。
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國內未來之供需狀況
臺灣紡織業以上中游為主力,扮演上中游產業發展之驅動力角色,下游業者因需充裕勞動力,多散布海外。依據統計,2021 年臺灣紡織及成衣工廠共計 4,568 家,從業人員估計 140,884 人,總產值為新台幣 3,456 億元,其中紡織業產值為 3,281 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 94.9%;成衣業產值為 175 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 5.1%。
面對台灣人事成本上揚,成衣為首的紡織廠商早在 90 年代起,紛紛外移到工資低廉的地區生產,從早期的大陸,再到越南、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近年則是遠走中南美洲、非洲等國家。伴隨國內產能萎縮,產值自然跟著下降。
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整體紡織及成衣工業產值較 2020 年成長 19.5%,不過 2005-2021 年期料紡織工業總依舊減少 30.7%;而紡織品製造業下滑 15%,成衣服飾製造業減少 62.1%,人造纖維製造業衰退 52.3%。
全球之未來供需狀況
成衣業是一個消費者導向的產業,所以成衣購買量與產量對經濟環境非常敏感。當 2022 年疫情緩解時,大多數零售商的直覺反應是趕快下單,訂下大量的商品,但隨著通貨膨脹與高物價引爆的生活成本,消費者可支配所得減少,對價格更為敏感,導致 2023 年的消費者對成衣的需求明顯降低。烏俄戰爭與中美貿易戰也影響供應鏈與生產決策,具備多國製造能力或具垂直整合生產力的供應商,成為最佳選擇。
未來之成長性
伴隨上述之趨勢,公司面對未來成衣業務的推展,亦有以下之發展策略:
- 多產區生產:分散海外生產基地以因應全球情勢變化及區域整合趨勢,積極調度海外生產作業,運用較有彈性的方式轉換,讓產出的產值與成本的控制作最有效率的調配。
- 專精化生產,將各產區的特性及擅長之成衣種類,發揮至極致,以增加效率及品質;持續強化針織品項合作夥伴,拓展新的產品線,除了擴展與主力客戶的合作規模外,也提供更多客戶多元化之需求。
- 將製程與技術模組化、自動化,並透過客製化生產工具與導入新式生產系統改善生產流程以提升承接高附加價值訂單之能力。
- 發展紡織供應練智慧化,透過大數據及雲端技術分析管裡,落實精實高效生產,以提升生產力,思考如何帶動製造業升級轉型、企業社會責任、環保永續,以帶動產業發展與提升競爭力。
競爭利基
- 豐富的事業發展資源
- 國際化生產
- 應變能力快,品質佳
- 和諧共存之企業文化
發展遠景之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不利因素及因應對策
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影響美國客戶對中國產區下單意願
因應對策:
戳力轉型中國產區並找尋替代的市場,如日本,加拿大與歐盟,另也積極開拓中國內銷市場。另本公司多年經營的多產區生產基地,各地區之生產要素具備不同之優勢,有效調節各客戶訂單操作,隨時掌握最佳之資源配置方式,生產出最具成本效益之產品,強化自身競爭力。
產區工資逐年上漲,增加人力成本。
因應對策:
提前管控 3P 產前工作安排,避免生產流程造成的效率低落,有效管控加班情形,導入活用節拍式 U 型工作生產線及智能懸吊系統提升整體效率,配合自動化設備改善製程,以克服薪資上漲的壓力。
面對開發中國家低成本競爭
因應對策:
積極發展模板技術數位化,增進技術及製程改善,有效生產高附加價值流行商品,達到價格優、品質佳、交期短、商品複雜度高的需求,與開發中國家之競爭市場產生有效區隔。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食、衣、住、行係民生基本需求,本公司以五十多年的成衣製造經驗,目前為國內前十大成衣專業廠,依客戶的不同需求,生產各式成衣,除滿足消費者蔽體、保暖的基本需求之外,亦是一種表現自己的工具,具備溝通的社會功能。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供應狀況
成衣主要原料分為主料(本布、裡布、芯)及副料(鈕釦、拉鍊、線、商標等)二種,由於成衣製造之特性為不同款式使用不同主副料,而主副料的類別必須完全依照顧客的要求及款式之設計需求而訂購。因此本公司設有採購部門,負責依照顧客的需求,向國內外信譽良好的廠商下單,貨源來自各國知名廠商,如 WINNITEX、BLACK EONY、
MIZUDA、MSJC、年興、旭寬、台灣華可貴、艾利丹尼森等,本公司與供應商歷年來均維持良好合作關係,貨源供應向來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