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公司所經營業務之主要內容
- 紡織品機能性染整加工。
- 經編及圓編針織胚布織造及銷售業務。
- 經編及圓編針織成品布貿易銷售業務。
- 太陽能電廠售電業務。
營業比重
代工染整外,並積極拓展成品布銷售業務。

計劃開發之新商品、服務
- 羊毛針織布:採用特殊羊毛紗線,增添產品耐用度,同時具有抗臭、透氣性和出色的溫濕度控制機能。
- 羊毛刷毛組織布:透過紗線組合跟組織設計,可讓穿著者在寒冷的氣候保持溫暖。
- 防風防水透氣組織布:不含 OP 纖維,仍能保持原布面的彈性,使成分更為純粹,同時擁有蓄熱保溫和外層防水等功能。
- 貼身彈力褲料:布料擁有防起毬、高延展力與耐磨的特性,是極具功能性與環保的腳踏車裝布料。
產業概況
產業之現況與發展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數值,111 年上游人造纖維業產值為 1,132 億元,較 110 年同期成長 4.96%,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 41.03%;中游紡織業產值為 1,453億元,較 110 年衰退 1.77%,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 52.66%;成衣及服飾品業產值為 174 億元,較 110 年衰退 0.96%,佔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 6.31%,整體紡織產業總產值達 2,759 億元,較 110 年成長 0.96%。
展望未來,由於運動休閒市場的成長與電子商務的普及化,可望透過 App、物聯網、雲端技術加上生產設備跟上工業 4.0 的快速發展,帶動穿戴式裝置的快速崛起、生產線自動化及大數據分析及優化,進一步運用於軍事、運動、醫療及生活應用上,更結合化工、材料、資訊、電子、機械、醫療等台灣的產業優勢,將帶動全球消費市場及國際品牌商對台灣機能性布料的需求,促使紡織製造業逐漸轉型為「智」造業,根據美國 Grand View Research 數據模型推算,機能型紡織品至 2024 年之市場規模將達到 93 億美元,而如今全球超過 70%的運動性機能布料已由台灣供應;然而,台灣紡織業亦同時面臨新興市場崛起的競爭、台灣未能有效參與國際間區域整合或自由貿易協定之簽訂及各生產要素成本提高等因素,因此紡織企業經營挑戰更勝以往,面對全球整體環境的改變,台灣紡織企業應聚焦在「永續環保、機能應用、智慧製造」三大主題,以「創新永續」作為未來發展核心,進而凸顯在創新紡織品與技術研發的優質實力。
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產品之發展趨勢
物超所值
伴隨人事薪資及環保意識抬頭造成的原物料成本提升,終端消費者之消費習慣轉趨保守,大多數消費者仍維持以物美價廉的商品為主要採購目標。
便利採購
2020 年因新冠肺炎的影響,是線上購物大躍進的一年,預期消費者將持續此消費模式,由實體店面的銷售型態,進而轉變成數位化的商業模式。
機能性及環保性
全球紡織品的消費市場已朝機能性及環保性發展,以機能性紡織品為例,近年來流行的發熱衣、涼感衣,皆為機能性紡織品。環保成為世界各國持續關注之議題,能降低地球負荷的環保商品將成為消費者選擇商品的考量項目之一,因此要求紡織品更耐用、可修復、可重複使用、可回收、減少碳足跡將是全球紡織業未來趨勢,本公司近年來的產品亦逐漸調高環保材料的比重及減碳製程,未來產品仍持續朝機能性暨環保性紡織品發展,並持續地於產品及製程上優化及創新,以提升本公司產品之差異性及競爭力。
運動休閒服飾興起
隨著人類生活品質及運動健康風氣盛行,運動休閒服飾需求高度成長及消費者對機能性產品之要求逐漸嚴格,故國內外廠商均於生產技術方面積極創新研發,如:低抗阻力、耐摩擦、輕薄、保暖、抗 UV、吸濕快乾、透溼防水、抗菌除臭等機能性效果,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運動、休閒之需求。
國內製造的產品興起
消費者結合國家意識抬頭、運費成本考量及製造技術的提升,進而考量支持國內製造之商品,兼具品質水準同時也降低運輸成本及關稅,使消費者可以更低的價格取得高品質商品,也因此逐漸成為消費者購物考量的因素之一。
勞工人權與品牌形象
近年來崛起的反血汗工廠運動,訴求乃是消費的倫理實踐,避免對勞動者的過度剝削(超低薪資、超時工作、工作環境惡劣危險,甚至雇用奴工童工),亦主動或被動地引起國際品牌大廠的省思,進而規範生產鏈的勞動條件,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抵制以「做得更快、工時更長、工資更低」所成就之商品,亦逐漸成為消費者購物考量的因素之一。
後疫情時代
新冠肺炎疫情雖逐漸式微,但基於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於健康消費的需求,國內外廠商已陸續研發能抑菌、抗菌、抗病毒等功能之纖維及布料,並將功能與時尚相結合。
產品競爭情形
本公司產品以提供高附加價值機能性暨環保性紡織品及機能性染整加工服務為主,從製造產品的傳統思維轉型為客製化服務加值之製造服務業,以符合未來快速進化的紡織品潮流,因此深受國際知名品牌肯定及採用,除不斷持續開發創新機能性暨環保性紡織品及製程外,近年來更積極參與國際展覽,以提高本公司知名度,尤以推出Janerino羊毛系列產品為最,透過長短纖交織布料染色,使本公司之羊毛產品有別於其他競爭產品,並自主開發高單價產品,擺脫同業的價格戰,進而產生差異性及高附加價值。
技術及研發概況
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登日止,投入之研發費用

研發概況
本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約佔營收0.5%~1.0%,包含織造、染色、後加工整理及塗佈加工等,除提升本公司染整品質層次與適用範圍,以符合客戶多變化的染整需求外,亦開發各類高機能性布料,不只是應用於戶外運動服飾,也著重布料硬挺的都會型視覺效果,有效提升穿著的舒適度及設計感,以滿足現代人對都會機能性紡織品的需求。
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如下:
- 羊毛針織布:採用特殊羊毛紗線,增添產品耐用度,同時具有抗臭、透氣性和出色的溫濕度控制機能。
- 羊毛刷毛組織布:透過紗線組合跟組織設計,可讓穿著者在寒冷的氣候保持溫暖。
- 防風防水透氣組織布:不含 OP 纖維,仍能保持原布面的彈性,使成分更為純粹,同時擁有蓄熱保溫和外層防水等功能。
- 貼身彈力褲料:布料擁有防起毬、高延展力與耐磨的特性,是極具功能性與環保的腳踏車裝布料。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 染整代工客戶依訂單量、產量與營業額進行分析,並依染整廠運作狀況加以篩選,以找出最佳代工客戶組合。
- 加深與國際品牌客戶之協同開發,輔以本公司自有織造、染整加工設備與技術之優勢,提高ODM的比例,亦透過持續參展,提高曝光率,以爭取更大市場商機。
- 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拓增高值化產品線,提升獲利能力。
- 持續推動組織營運各項管理改善案,對內提升整體營運效率,且對外亦提升客戶服務品質。
- 檢視老舊機器產能及排碳量,透過汰舊換新提高製造效率並兼顧環境保護之社會責任。
長期業務發展計畫
- 持續強化各大洲客戶的開發,且已進入美洲量販連鎖品牌供應鏈體系,未來成長性可期。
- 掌握趨勢,提供符合客戶需求之產品及服務,以增加既有客戶的服務項目與提高服務層次,並積極開發新知名品牌客戶,配合訂單型態與客戶需求,建立高效率、高品質、快速供貨的生產製造能力,以提高競爭優勢。
- 耕耘國內外新銳成衣設計師,培養合作默契與關係以成為公司未來業績成長動能。
- 本公司於近年來陸續汰換相關環保設備,並以優於法律標準自我審驗,且於2014年取得瑞士國際環保認證機構-bluesign® 之認證並持續接受稽核考察,以達到與時俱進的自我要求,未來亦持續發展環保概念永續經營,除提供客戶環保優質產品外,亦善盡國際社會責任。
- 推動訂單分析系統,透過系統改善庫存管理、適當分配產能,以期能提高生產效益,創造高單價、高毛利之成果。
- 響應政府綠能政策,以身為太陽能示範廠為己則,推廣並提供諮詢服務,以期能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帶動紡織業投入綠能發電。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公司主要商品(服務)之銷售(提供)地區
本公司內銷為機能性染整加工、代織服務與少部分布疋買賣,外銷產品主要為經編及圓編針織加工布直接外銷至歐洲、美洲及中國等市場,內外銷比例逐漸均衡。

市場占有率
本公司染整代工收入為242,380仟元,佔一一一年度國內針織布印染整理銷售值之2.47%;經編及圓編針織成品布貿易直接外銷銷售收入為508,293仟元,佔一一一年度針織布業直接外銷值之1.53%。
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雖然全球景氣不確定性風險偏高,但台灣為少數同時擁有堅實的生產經驗及研發基礎的國家之一,因此必須提升國際行銷能力、強化與國際買主合作關係,並持續創新研發保持全球機能性紡織領先地位,將有助帶動我國紡織產業進一步發展,提升出口競爭力擴大成長。
競爭利基
區域經濟興起及新興市場的競爭及經營型態改變,舊有以量制價取勝、薄利多銷的策略已不能符合國際潮流,勢必從「量化」朝向「質化」發展,發展產品從開發測試到客戶服務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與服務」,正是台灣與新興國家產品之區隔,拉大與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產品之差距。本公司為強化競爭實力,透過培育具備健全財務能力、管理能力及市場敏銳度之人才,運用公司擁有的一貫垂直整合作業(織布→染整→成品),積極開發機能性暨環保性紡織品,以達到高附加價值深層化加工之目的,建立產品差異性,並致力於品質及全方位客製化服務的提升。
發展遠景之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不利因素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本公司染整代工或銷售之紡織品
主要供作休閒服飾、運動服飾、一般衣著及工業用布等用途。
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本公司代工染整各類布品所需要之主要原料為染料、助劑及樹脂,其供應狀況如下:

最近二年度任一年度中進(銷)貨總額百分之十以上之供應商(客戶)名稱及主要進(銷)貨金額與比例
最近二年度主要供應商資料

最近二年度主要銷貨客戶資料

最近二年度生產量值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

(三) 最近二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從業員工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