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和 (1446.TW)》公司發展,業務介紹與現況

(一) 業務內容

業務範圍

產品之營業比重

目前之商品項目及計畫開發之新商品

  1. 100%POLYESTER WOVEN FABRIC 及長短纖交織物
  2. 超細纖維織物
  3. 差異性特殊梳毛調強撚織物
  4. 彈性布(OP)系列織物
  5. 新一代具功能性高密度超細纖維運動服
  6. 成衣
  7. 薄襯衫織物
  8. 單撥單吸後加工布種
  9. 機能性襯衫織物

產業概況

說明產業之現況與發展,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產品之各種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1. 長纖布業發展至今已經是成熟之階段,大部分產品由最初用於衣著用途轉向傢飾、運動休閒、機能性或功能性等多元用途,為擺脫低人力成本地區同業競爭,出口產品不應再以削價取得訂單,爭取訂單必須以區隔性產品及優良的品質來競爭,台灣長纖布業必須結合上游紡絲假撚新素材原料、中游織布染整機能性後加工及下游品牌通路,才能提高台灣產品競爭力,加大市場差異化及公司獲利。
  2. 為因應市場採購習慣之改變,研發、生產及銷售必須做結構性調整才能符合客戶需求,故研發、生產技術及銷售等人員以團隊運作模式將產品推向較高層次之客戶是未來之銷售方向。
  3. 因目前快速時尚品牌在世界競爭中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因此為因應品牌客戶快速營銷,故必須縮短製程跟上腳步並和紗廠密切結合以提高競爭力。

技術及研發概況

(1)最近年度及截至年報刊印日止,投入之研發費用為 0 仟元。
(2)開發成功之技術或產品:

  1. SUEDE LIKE 與 MOSS 布種
  2. CASHMERE LIKE
  3. 彈性布種如 LYCRA、SPANTEL、PBT 等
  4. MELANGE 布種與紗種
  5. 強撚減量高彈性布
  6. SPUN-LIKE 系列布種
  7. 仿麻調織物
  8. 深色化濃黑 Suede,乾溼牢度達到傢飾標準
  9. 機能性織物
  10. 環保紗織物
  11. 單撥單吸後加工布種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

在長期業務發展計畫方面

使公司產品成為品牌之主要供應商,並穩定既有產品之供應量。

在短期業務發展計畫方面

全世界長纖布產能的擴充,客戶將低單價、低品質產品要求轉往低勞力成本地區,故客戶結構必須調整,除降低成本支出轉成符合目前業務狀況之工廠外,並強化對新客戶及通路的開發及掌握,對於業務人員面對的市場變化的反應,重新整合既有產品及研發符合現有客戶的產品,是目前正積極進行的工作。

(二) 市場及產銷概況

市場分析

主要商品銷售地區

市場佔有率及市場未來之供需狀況與成長性

紡織業為民生必需之工業,在人口不斷增加及生活水準之提高下,紡織品在用途與質量也明顯的提升;尤其是長纖織物具多變化性,能仿短纖之手感、外觀及機能,在紡織品中佔了極重的比例;因資訊及通訊的發達,市場逐漸透明化,全球不斷擴充產能,競爭也趨於全球化,所以公司必須不斷的創新研發產品,提高品質,降低成本以增加競爭力,使公司成為精緻型工廠,期獲取最大的利潤目標,達永續經營的目的。

公司在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化採取下列之對策:

  1. 結合上游原料廠,研發具有區隔之特色產品,以提高競爭之門檻。
  2. 紡織業屬勞力密集工業,在台灣高勞力成本下,降低製造成本,以提高產品利潤。
  3. 提升品質之控管及交期之準確性,以提昇市場競爭力。
  4. 調整客戶群,以品牌、成衣廠為主,以增加訂單來源之平穩性。

競爭利基及發展遠景之有利、不利因素與因應對策

有利因素
  1. 完整的研發系統,開發具特色之產品,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2. 針對個別客戶及不同市場需求做開發。
  3. 高經驗高素質的線上從業人員及創新的專業生產技術,產出優良的品質。
  4. 健全的公司體制,精簡化之組織規模,有效率的管理,大幅降低成本及費用,提高商品競爭力。
不利因素
  1. 低成本地區對訂單之磁吸效應。
  2. 原物料上漲造成本上揚。
  3. 美國升息多次,全球經濟受影響,需求停緩。
不利因素之因應對策
  1. 研發區隔性產品來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利潤。
  2. 強化生產的管理,提升生產效率,以降低生產成本。
  3. 銷售以制服單為主,影響不大。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及產製過程

主要產品之重要用途

主要產品之產製過程

主要原料之供應狀況

要提升紡織品附加價值,從原料著手似乎是勢在必行。因此關注高科技纖維的發展,掌握其特性來研發新的布種,成為一種流行趨勢,也是企業生存的關鍵。故台灣原料業者之纖維廠、紡紗廠與中、下游業者亦積極結合研發下列高附加價值的纖維,以逐漸取代大宗規格化產品,使其能增值化及國際化:

  1. 功能性纖維:如吸溼排汗、防紫外線、抗菌防臭、抗電磁波、難燃纖維等。
  2. 多種纖維混紡:如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混紡複合,加強布料實用性。
  3. 異型斷面纖維:改變纖維的表面和纖面形態,可賦予纖維新的功能。
  4. 環保型纖維:如玉米纖維、竹碳紗及聚酯環保纖維等。

除了注重原料特性之研發外,亦積極採取因應措施,不再追求產量的成長,轉而著重品質穩定性及產品的獲利率,面對劇烈競爭的市場採取因應對策:

  1. 利用新纖維素材之特性,搭配織布與染整之技術,研發具有高附加價值之機能性新布種。
  2. 產品用途除了原先衣著類用布外,並開拓傢飾用布及工業用布之市場,不再侷限自己的傳統市場。
  3. 與各染整廠及後加工廠開發各種染整後加工變化之產品,使產品多元化。
  4. 尋求大型成衣廠之合作,穩定訂單之來源。
  5. 與各大貿易商或同業間胚布或成品布相互配合往來,以尋求更多之利潤空間,並增進雙方之技術突破。

本公司生產各類產品其所需主要原料,均與國內上市公司及大型之供應廠合作,原料取得不虞匱乏,茲就原料需求情況及供應狀況,列表如下:

最近二年度任一年度中曾占進(銷)貨總額百分之十以上之客戶名稱及其進(銷)貨金額與比例

最近二年度生產量值

註:
1.針織布、成衣非本公司製造品,故本表不列示。
2.成品布自 95 年度起改為委外代染。
3.代工為織布廠接受外廠委託之準備、織布作業,其產能併入胚布內。

最近二年度銷售量值

註:成衣數量單位為「仟打」。

(二) 從業員工

最近二年度從業員工人數,平均服務年資、平均年齡及學歷分布比率